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株绿僵菌对苹果二斑叶螨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室内测定一株绿僵菌MA-1对苹果二斑叶螨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绿僵菌致病力强弱与接种孢子浓度有密切关系,在孢子浓度为1亿个/mL时,对苹果二斑叶螨的校正死亡率为78.3%,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
徐美娟
宋勇义
机构地区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果业开发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86-186,18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绿僵菌
苹果
二斑叶螨
生物防治
致病力
分类号
S436.611.2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徐美娟(1965-),女,山东烟台人,农艺师,从事果树及其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21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1
陈斌,李正跃,和淑琪.
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菌株对三种玛绢金龟幼虫的致病力[J]
.中国生物防治,2010,26(1):18-23.
被引量:10
2
严智燕,薛召东,曾粮斌,杨瑞林.
一株绿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麻业科学,2011,33(2):84-88.
被引量:5
3
崔洪莹,虞国跃.
苹果主要害虫的演变及原因分析[J]
.北方园艺,2008(3):73-76.
被引量:11
4
梁昌聪,黄志,彭军,黄生精,陆红霞,黄俊生.
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90-93.
被引量:10
5
陆永跃,梁广文.
绿僵菌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使用技术[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3):70-72.
被引量:7
6
曹永军,程萍,喻国辉,黎永坚,杨紫红.
香蕉枯萎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及其原因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8):1532-1536.
被引量:18
7
全宇,刘永翔,刘作易.
绿僵菌属分类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0):113-117.
被引量:7
8
周福光.
苹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业,2004(3):17-1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石勇强,陈川,惠伟,唐周怀,郭小侠,石晓红.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进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S2):109-113.
被引量:14
2
裘晖,吴振强,梁世中.
金龟子绿僵菌及其杀虫机理[J]
.农药,2004,43(8):342-345.
被引量:32
3
许文耀,兀旭辉,杨静惠,杨琨.
香蕉假茎细胞对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病理反应[J]
.植物病理学报,2004,34(5):425-430.
被引量:27
4
薛春胜.
平凉市苹小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11):46-47.
被引量:4
5
赵政阳,冯宝荣,王雷存,王章陵,周卫国.
我国苹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战略思考[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195-199.
被引量:16
6
张广学,郑国,李学军,卜军.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谈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J]
.昆虫知识,2004,41(6):532-535.
被引量:76
7
刘广瑞,候建恩,郭贵明,尹万宾,杨明.
马铃薯地下害虫区系调查及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1989,17(12):8-11.
被引量:6
8
农向群,张爱文,邓春生.
卵孢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选育[J]
.生物防治通报,1994,10(1):22-24.
被引量:22
9
黄基荣,谢佩华,姚丽娟.
绿僵菌对金龟子的感病性试验[J]
.生物防治通报,1994,10(4):175-177.
被引量:8
10
许文耀,兀旭辉,林成辉.
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的毒性及其模型[J]
.热带作物学报,2004,25(4):25-29.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62
1
尹炯,赵冬香,卢芙萍,卢辉,王玉洁.
香蕉假茎象甲研究进展[J]
.生物安全学报,2008,17(4):308-313.
被引量:4
2
詹儒林,许天委,黄俊生.
紫外光的照射与绿缰菌对多菌灵敏感性变化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2006,27(4):91-94.
被引量:2
3
黄志,梁昌聪,杨腊英,刘磊,陆红霞,黄俊生.
绿僵菌农药助剂的筛选及混配防治荔枝蝽蟓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19-11621.
被引量:8
4
刘磊,梁昌聪,杨腊英,黄志,陆红霞,黄俊生.
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235-240.
被引量:8
5
孙瑞红,张勇,李爱华,李晓军,王贵芳.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2种苹果害螨的作用效果比较[J]
.农药,2010,49(4):295-297.
被引量:12
6
刘磊,杨腊英,梁昌聪,黄志,柴奇,黄俊生.
绿僵菌在3种不同培养基上培养时产孢量的影响因素[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3):469-473.
被引量:3
7
来有鹏,张登峰.
白僵菌和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青海农林科技,2011(1):40-42.
被引量:11
8
高燕,雷朝亮,黄求应.
我国地下害虫防治现状[J]
.湖北植保,2011(6):1-5.
被引量:15
9
罗金辉,李建国,谢艺贤.
我国荔枝质量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措施[J]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2):62-65.
被引量:8
10
汤浩,喻国辉,程萍,曹永军.
珠海香蕉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04-20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4
1
姜双林.
甘肃东部叶螨科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分布[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
被引量:3
2
马丽,曹雯梅,袁水霞,丁春梅.
石硫合剂防治草莓红蜘蛛药效试验[J]
.北方园艺,2011(11):120-122.
被引量:3
3
甘明,朱志民,夏斌,余丽萍,杨应桂.
江西省蔬菜螨类种类及害螨防治意见[J]
.生物灾害科学,1997,32(1):20-22.
被引量:2
4
裘晖,吴振强,梁世中.
金龟子绿僵菌及其杀虫机理[J]
.农药,2004,43(8):342-345.
被引量:32
5
李丽娟,鲁新,刘宏伟,张国红.
我国智利小植绥螨的繁殖及应用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02-405.
被引量:10
6
朴春树,周玉书,吴元善.
二斑叶螨危害果树初报[J]
.中国果树,1993(4):24-25.
被引量:23
7
李淑华.
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1):41-43.
被引量:37
8
张仙红,贺运春,王建明,张作刚,李文英.
蜡蚧轮枝菌致病性初步研究[J]
.昆虫天敌,2000,22(4):155-159.
被引量:5
9
杨子琦,陶方玲,曹华国,陈凤英.
应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茶叶、蔬菜、花卉上叶螨的效果[J]
.生物防治通报,1989,5(3):134-134.
被引量:9
10
郅军锐,郭振中,熊继文.
尼氏钝绥螨对柑桔始叶螨捕食作用研究[J]
.昆虫知识,1994,31(1):19-2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8
1
张晓娜,金道超,邹晓,郭建军,瞿娇娇.
二斑叶螨高致死率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98-100.
被引量:3
2
蔡仁莲,郭建军,金道超.
蔬菜叶螨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81-86.
被引量:10
3
尹哲,郭喜红,方焱,王璐,李金萍.
15种常用杀虫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药效对比试验[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35(4):62-66.
被引量:3
4
张晓娜,金道超,邹晓,王思潮,瞿娇娇,郭建军.
杀二斑叶螨高毒力环链棒束孢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尼氏真绥螨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2014,36(3):372-380.
被引量:5
5
王富强,刘鲁江,傅常智,苏彦宾,张天柱.
常见设施蔬菜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J]
.北方园艺,2017(15):61-65.
被引量:9
6
张强,赵冰梅,涂强.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1):39-41.
被引量:2
7
李鉴鉴,胡铁源,王冠博,聂鹏成,肖慧昌,尚素琴.
9种杀螨剂对草莓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J]
.西北农业学报,2020,29(6):921-927.
被引量:14
8
王瑜笛,田川北.
昆虫病原真菌在螨类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植物医学,2024,3(1):8-21.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张晓娜,金道超,邹晓,王思潮,瞿娇娇,郭建军.
杀二斑叶螨高毒力环链棒束孢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尼氏真绥螨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2014,36(3):372-380.
被引量:5
2
杜升,付雪,叶乐夫,王佳佳,马艳龙.
设施农业螨害发生成因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13-117.
3
刘晓艳,闵勇,饶犇,陈伟,周荣华,王开梅,张光阳,杨自文.
杀螨剂研究进展[J]
.生物资源,2019,41(4):305-313.
被引量:16
4
冯聪,刘少武,常秀辉,班兰凤,宋玉泉.
新型杀螨剂SYP-1098对蔬菜叶螨的田间试验[J]
.农药,2015,54(2):150-152.
5
张帆,李姝,肖达,赵静,王然,郭晓军,王甦.
中国设施蔬菜害虫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63-3476.
被引量:83
6
尹哲,李金萍,董民,侯峥嵘,孙贝贝,郭喜红.
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二斑叶螨和桃蚜的捕食能力及捕食选择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17-19.
被引量:26
7
张晓娜,李斌,邓娇,黄娟,蔡芳,陈庆富.
二斑叶螨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18,12(2):5-6.
被引量:5
8
张强,赵冰梅,涂强.
乙螨唑对温室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试验[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1):39-41.
被引量:2
9
龙艳玲,胡军华,王帆,陈若霓,陈仕江,卿玉玲,秦绍蓉.
粉棒束孢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及其生物学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4):411-416.
被引量:10
10
刘晓虹,聂海静,齐乃萍,刘晓辰,刘玉升.
深点食螨瓢虫交配及产卵习性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9,41(1):181-186.
被引量:2
1
周福光.
苹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业,2004(3):17-17.
被引量:2
2
渠慎春,钱亚明,宋宏峰,刘广勤.
苹果二斑叶螨的防治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0,28(2):53-53.
被引量:2
3
牛永浩,花蕾.
陕西果区苹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4):36-37.
被引量:1
4
单文荣,米青荣,刘贵巧.
应用5%螨怕它(阿·哒)防治苹果二斑叶螨药效试验初报[J]
.河北农业科学,2000,4(4):34-37.
5
魏红,李应华,张溃珍,程国华,王建兴.
不同浓度螺螨酯悬浮剂防治苹果二斑叶螨药效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9):42-43.
被引量:2
6
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绵油19[J]
.湖北农业科学,2012,0(24):5745-5745.
7
谨防苹果二斑叶螨[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8):60-61.
8
刘庆娟,于毅,刘永杰,张安盛,周仙红.
阿维菌素与5种杀菌剂混配对苹果二斑叶螨杀虫效果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3):276-280.
被引量:2
9
侯晓宁.
苹果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J]
.西北园艺(果树),2009(1):51-52.
10
翟洪民.
阿维菌素在果园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
.落叶果树,2014,46(5):68-68.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