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碳管
被引量:
27
纳米碳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纳米碳管的种类、合成、纯化、修饰以及应用方面对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作了扼要的论述。
Carbon nanotube was reviewed from its types,synthesis,purification,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
胡文平
刘云圻
曾鹏举
周淑琴
朱道本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研究室
出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共5页
Chemistr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及攀登计划资助
关键词
纳米碳管
碳纳米材料
合成
纯化
分离
Carbon nanotube
分类号
TQ127.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4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66
参考文献
9
1
Pan Z W,Nature,1998年,394卷,631页
2
Chen J,Science,1998年,282卷,95页
3
Liu J,Science,1998年,280卷,1253页
4
Liu J,Nature,1997年,385卷,780页
5
Han W Q,Science,1997年,277卷,1287页
6
Dai H J,Nature,1996年,384卷,147页
7
Dai H J,Science,1996年,272卷,523页
8
Li W Z,Science,1996年,274卷,1701页
9
Seraphin S,Nature,1993年,362卷,503页
同被引文献
264
1
胡军福.
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的电化学特性[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58-59.
被引量:3
2
秦志刚,马晓红.
纳米材料及其在功能性纺织品中的应用[J]
.河北工业科技,2004,21(3):52-54.
被引量:4
3
王杨勇,井新利,强军锋.
聚苯胺/碳纳米管的原位复合[J]
.复合材料学报,2004,21(3):38-43.
被引量:17
4
凤仪,袁海龙,张敏.
碳纳米管-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电导率[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9):1451-1455.
被引量:10
5
陈晓红,宋怀河.
多壁碳纳米管填充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J]
.新型炭材料,2004,19(3):214-218.
被引量:32
6
张珂,陈文革,张玲.
铜-碳电接触摩擦材料的研究[J]
.机械工程材料,2005,29(1):43-45.
被引量:13
7
童昕,赫秀娟,成会明.
添加纳米碳管对高密度聚乙烯力学行为和结晶过程的影响[J]
.新型炭材料,2004,19(4):261-267.
被引量:18
8
朱道本,刘云圻.
有机固体与分子电子学[J]
.物理,1993,22(3):140-145.
被引量:6
9
吴春萍,陈敬超,周晓龙,李玉华,鲜春桥.
银基电接触材料[J]
.云南冶金,2005,34(1):46-51.
被引量:27
10
张贵珠,张海清,何锡文,杨万龙,史慧明.
荧光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硝酸根及亚硝酸根的研究[J]
.分析化学,1994,22(10):1006-100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27
1
王裕超,丁桂甫,吴惠箐,汪红,姚锦元,杨春生.
基于MEMS工艺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铜微异型触点[J]
.电子器件,2007,30(5):1542-1546.
2
李少斌.
富勒烯碳家族的新成员——碳纳米管[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2):114-116.
被引量:2
3
胡文平,刘云圻,朱道本.
有机功能材料薄膜与器件[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3):1-15.
被引量:3
4
张利平,刘菊萍.
纳米碳管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3):12-15.
被引量:2
5
杨晓华,兑卫真,江伟,王爱香.
电弧法制备纳米碳管的工艺研究[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25(6):16-19.
被引量:1
6
马静,陈维视,李军.
纳米碳管的结构及应用前景[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25(3):30-33.
被引量:7
7
李爱民,孙康宁,尹衍升,于志云,卢志华,毕见强.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初探[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3,1(1):37-40.
被引量:3
8
王裕超,丁桂甫,吴惠箐,汪红,姚锦元.
超声振荡辅助制备铜基碳纳米管复合电镀层工艺[J]
.复合材料学报,2006,23(5):29-33.
被引量:26
9
王裕超,丁桂甫,吴惠箐,汪红,姚锦元,杨春生.
Ag基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复合电镀[J]
.新技术新工艺,2007(4):70-73.
被引量:1
10
徐继明,李伟,尹起范,朱玉兰.
细胞色素c在无机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4):370-3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6
1
王裕超,丁桂甫,吴惠箐,汪红,姚锦元,杨春生.
基于MEMS工艺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铜微异型触点[J]
.电子器件,2007,30(5):1542-1546.
2
徐芳.
水滑石修饰电极的研究与进展[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6):119-121.
被引量:1
3
金海龙,王新宇,王洪森,田宏毅.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1):986-987.
被引量:3
4
赵国梁,鲁险锋,王晓春.
聚酯纤维抗凝血性能研究进展[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2):56-61.
被引量:2
5
蒋治良,潘宏程,袁伟恩,蓝捷,韦军,周丽琴.
小檗碱-I_3^-缔合微粒体系的光度分析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2004,20(4):400-402.
6
吴忠席,梁爱惠,李振中,蒋治良.
西替利嗪-碘铂酸缔合微粒体系的吸收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4,10(3):154-158.
7
廖静敏,李光,马念章.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
.传感技术学报,2004,17(3):467-471.
被引量:20
8
康彩艳,蒋治良,莫蔚明.
荧光桃红-小檗碱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研究及分析应用[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9):1089-1092.
被引量:4
9
蒋治良,袁伟恩,潘宏程.
甲基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与变色效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70-76.
被引量:5
10
蒋治良,潘宏程,袁伟恩.
铬天青S-铝(Ⅲ)-聚乙二醇4000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其应用[J]
.环境化学,2004,23(5):573-577.
被引量:13
1
陈坤,程方平,吴文胜,张祥春.
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应用前景[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3):319-324.
被引量:1
2
项丽.
应用纳米碳管固相萃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76-77.
被引量:2
3
许雪莲,李平,刘英昌.
纳米技术与纳米碳管[J]
.炭素,2003(1):42-44.
被引量:1
4
齐天娇,俞泽民,许志鹏,段雪峰,杨笛,李旺.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2016,45(10):6-9.
被引量:12
5
王洪祚,王颖.
环氧树脂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开拓[J]
.粘接,2001,22(2):4-6.
被引量:36
6
梁洪泽,伊藤繁和,吉藤正明.
低配位磷烯化合物及其最新进展[J]
.有机化学,2004,24(10):1310-1316.
被引量:1
7
岳经友,陈旭.
一种实用化微型真空测量规[J]
.四川真空,1995(1):8-12.
8
易求实,黄元平.
纳米材料及其发展前景[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0,0(5):29-33.
9
刘洪光.
机械设计标准化是提质降本的主要途径[J]
.中国科技博览,2012(31):536-536.
10
于淼.
机械设计标准化是提质降本的主要途径[J]
.中国科技博览,2010(6):308-308.
化学通报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