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二五”山西蚕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总结了"十一五"山西省蚕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我国蚕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蚕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以发展高效蚕业、综合蚕业、生态蚕业为主线,实现山西省蚕业"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作者
韩红发
机构地区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蚕业》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China Sericulture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蚕桑)
关键词
十二五
高效蚕业
综合蚕业
生态蚕业
发展路径
对策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作者简介
韩红发(1963-),男,山西芮城,硕士,高级农艺师。Tel:0359—2696961.E—mail:sxychhf-001@163.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1
朱宗才,李奕仁.
新世纪中国蚕丝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上)[J]
.中国蚕业,2000,21(1):4-6.
被引量:8
2
顾国达.
世界经济危机对蚕丝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中国蚕业,2009,30(1):4-7.
被引量:22
3
封槐松.
应重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蚕业,2011,32(2):1-3.
被引量:19
4
闫和健,武怀庆.山西蚕业[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1-8.
5
李兵,沈卫德.
家蚕和野桑蚕的起源研究进展[J]
.中国蚕业,2008,29(2):11-13.
被引量:10
6
蒋猷龙.西阴村半个茧壳的剖析.蚕业科学,1982,8(1):39-40.
7
韩红发,张洁花,韩淑鸿,张志兰,王红恩,孟保奎.
构建山西现代桑树栽培与收获技术模式的思路[J]
.中国蚕业,2009,30(3):35-38.
被引量:8
8
韩红发,卢建珍,张志兰,王玉珏,靳月琴.
构建山西现代养蚕技术体系模式的思路[J]
.中国蚕业,2009,30(4):56-59.
被引量:3
9
霍玉文,白军社.立体循环发展新模式阳城县蚕桑业发展见闻[EB/OL].人民网,2010-11-30.http://sx.people.corn.en/GB/189130/13352209.html.
10
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丝绸年鉴2007[M].杭州:丝绸杂志社,2008:178-180.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刘学兵.
一种新型活动养蚕大棚的定制与使用技术[J]
.北方蚕业,2005,26(2):43-44.
被引量:3
2
牛海军,杨朝宏.
适度规模经营与蚕桑布局结构调整例析[J]
.北方蚕业,2002,23(4).
被引量:2
3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被引量:181
4
吉武成美,蒋猷龙.
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J]
.农业考古,1987(2):316-324.
被引量:38
5
郭郛.
从河北省正定南杨庄出土的陶蚕蛹试论我国家蚕的起源问题[J]
.农业考古,1987(1):302-309.
被引量:32
6
白克谦,韩红复,燕成梁,赵昌宏.
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的研究和推广[J]
.北方蚕业,1991,0(2):18-22.
被引量:2
7
荆克迪.
早期中外关系与丝绸之路[J]
.历史学习,2004(12):7-8.
被引量:1
8
张小忠,何虎林.
桑树赤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J]
.蚕业科学,1994,20(4):259-260.
被引量:5
9
单步高.
湖桑嫁接体“一步成园”配套管理技术[J]
.江苏蚕业,1994,16(3):31-32.
被引量:2
10
王芙英,崔满善,宋德强.
不同形式大棚在养蚕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蚕业,2005,26(1):42-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5
1
范作冰,见超,陈林.
丝绸企业成长能力研究[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37-42.
2
熊丛刚.
“少回育”养蚕技术在务川应用效果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8,28(3):42-42.
被引量:1
3
王兵,潘尚琼.
金融危机形势下汉阴蚕业突破发展之策略[J]
.北方蚕业,2009,30(2):56-57.
4
韩红发,张洁花,韩淑鸿,张志兰,王红恩,孟保奎.
构建山西现代桑树栽培与收获技术模式的思路[J]
.中国蚕业,2009,30(3):35-38.
被引量:8
5
韩红发,卢建珍,张志兰,王玉珏,靳月琴.
构建山西现代养蚕技术体系模式的思路[J]
.中国蚕业,2009,30(4):56-59.
被引量:3
6
黄德辉,范涛,孙家羿,童晓琪,孙怀珍,李庆宝.
安徽蚕业生产的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
.中国蚕业,2009,30(4):60-63.
被引量:10
7
李华荣.
楚雄州蚕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蚕业,2010,31(2):45-47.
被引量:1
8
范作冰,于威,顾国达.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蚕业科学,2010,36(3):564-570.
被引量:17
9
孟宝奎,王宏恩,韩敏,郭荣军,杨秋根.
山西全年条桑收获技术框架的初步构建[J]
.北方蚕业,2010,31(2):7-9.
10
沈兴家.
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J]
.中国蚕业,2010,31(3):1-6.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7
1
闫和健;武怀庆.山西蚕业志[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2
廖森泰;肖更生.全国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
3
王福水;张永贵.长治市丘陵区发展果桑产业的调研与建议[J]太行蚕业,2011(02):11-13.
4
康少琼.半个蚕茧佐证嫘祖居夏县[N/OL].山西晚报,(2016-07-11 ). http://epaper, sxrb. com/shtml/sxwb/20150114/147779. shtml.
5
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信息[EB/OL].山西康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网,https://sx-kanghe. 1688.com/? spm=a2615.7691481.0.0.ic5Vvq.
6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
.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被引量:97
7
秦俭,何宁佳,黄先智,向仲怀.
桑树生态产业与蚕丝业的发展[J]
.蚕业科学,2010,36(6):984-989.
被引量:143
8
封槐松.
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J]
.中国蚕业,2011,32(3):1-3.
被引量:7
9
齐永红,武怀庆,张亚辉.
山西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与思考[J]
.北方蚕业,2012,33(2):38-40.
被引量:1
10
孟保奎,王宏恩,王艳萍,杨滨浩.
山西省桑树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
.中国蚕业,2014,35(1):44-4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齐永红,武怀庆,张亚辉.
山西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与思考[J]
.北方蚕业,2012,33(2):38-40.
被引量:1
2
黄凡哲,王晨阳,张娟,胡山林.
山西省蚕桑产业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思路[J]
.中国蚕业,2016,37(3):68-70.
被引量:3
3
靳月琴,刘力.
蚕桑多元化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蚕桑茶叶通讯,2017(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靳月琴,刘力.
蚕桑多元化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蚕桑茶叶通讯,2017(1):1-3.
被引量:1
2
靳月琴,张改萍,沈琦,芦成.
探析山西阳城蚕业发展之路[J]
.北方蚕业,2018,39(4):45-47.
被引量:2
3
靳月琴,张改萍,刘力,沈琦.
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J]
.北方蚕业,2020,41(4):50-52.
被引量:3
4
沈琦,刘力,卢建珍,崔福佳,张茜,黄凡哲,靳月琴.
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蚕桑茶叶通讯,2024(6):1-3.
1
周帅.
桑园套种白术配套技术[J]
.广东蚕业,2011,45(4):14-15.
被引量:2
2
崔有善.
阳城蚕业——北方生态蚕业新模式[J]
.中国蚕业,2014,35(4):53-55.
被引量:2
3
李家文,廖红梅.
大力发展生态蚕业,促进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J]
.广西蚕业,2002,39(4):35-36.
被引量:3
4
单步明,万成功.
对涟水发展高效蚕业的看法[J]
.北方蚕业,2010,31(2):57-58.
5
周帅.
抓稳桑保桑 创高效蚕业[J]
.蚕桑茶叶通讯,2011(5):11-11.
6
王广红.
甜蜜的事业 绿色的产品——沁水县养蜂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5):48-49.
7
周帅.
抓稳桑保桑 创高效蚕业[J]
.四川蚕业,2011,39(3):12-12.
8
李传富,孙高宝,杨登云.
基层蚕桑技术培训班办班经验[J]
.江苏蚕业,2008,30(2):47-49.
被引量:1
9
黄绪玲,叶伟彬,邓文,程斌峰.
三峡库区坡耕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蚕业的意义及技术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1999(3):38-39.
被引量:1
10
陈从明.
养猪—沼气—蚕桑 生态蚕业的探讨[J]
.蚕桑通报,2004,35(3):53-55.
被引量:1
中国蚕业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