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众所周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上世纪生命科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给大家讲的几项技术就是基于以往技术的生物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些可能刚刚萌芽,有些已经开花结果了,但还在蓬勃发展着。
作者
常智杰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医学院
出处
《群言》
2012年第2期11-12,共2页
Popular Tribune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新技术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生命科学
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
开花结果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作者简介
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载平.
妙兮DNA美哉双螺旋——纪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一文发表50年[J]
.科技文萃,2003(7):16-19.
2
国内外生物新技术发展的趋势[J]
.试剂与精细化学品,1998(11):8-10.
3
方福德,孟雁.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生物医学的发展[J]
.医学与哲学,2003,24(7):6-9.
被引量:1
4
侍东升.
自制教具“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简介[J]
.生物学通报,2012,47(5):25-26.
被引量:1
5
张树庸.
基因技术对医学的革命[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10):60-61.
6
张环斌,池明月.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J]
.活力,2014,0(22):18-18.
7
张树庸.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3):33-36.
被引量:1
8
张宏礼,张鸿雁.
遗传学的发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3,49(3):27-29.
被引量:1
9
詹萍.
试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方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80-83.
10
余铖灏,郑润泉,康继,丛延广.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酶开发方面的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5):2991-2993.
被引量:2
群言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