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
作者
李忠云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高校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88
1
关晶.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21(3):52-59.
被引量:47
2
冯斌,祝江斌.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
.文教资料,2007(3):25-26.
被引量:24
3
胡颢琛,郭清顺.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1):111-114.
被引量:21
4
夏正江.
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2):41-46.
被引量:63
5
钱伟长院士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17-117.
被引量:37
6
刘宝存.
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2):39-43.
被引量:132
7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
Einstein,A.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0
Bruner, J. Self-Making and World-Making [ J ]. Journal of Aesthetic Edtication , 1991,25 ( 1 ) :67-78.
引证文献
14
1
谭新旺,王华丽,王立杰.
“科教融合”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4):149-151.
被引量:5
2
王松.
科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2):38-39.
被引量:8
3
孙克竞,郭晓兰.
论科教融合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14(3):84-89.
被引量:3
4
郭广生.
科技评价与大学发展[J]
.中国高校科技,2013(9):4-6.
被引量:2
5
王平祥.
现代大学科教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0-53.
被引量:10
6
曹震,江珩.
立足三学,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55-59.
被引量:1
7
朱江煜.
科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以C大学A学院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4(10):62-65.
被引量:9
8
王子晨,戚巍,吴丹丹.
如何构建大学与国立科研机构互动机制——基于科教融合的视角[J]
.中国高校科技,2015(5):30-31.
被引量:4
9
唐淑艳.
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路径探索[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0):49-50.
被引量:4
10
费威,王有鸿.
“科教融合”下青年教师科技能力提升研究——以财经类院校为例[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35(5):102-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常越亚,杨军.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与探索——以生态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79-82.
被引量:1
2
方晟,杜轶君,杨群,周瑾.
科教融合视域下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6):125-126.
被引量:4
3
华亮量.
“顶天”发展科技 “立地”服务社会——东南大学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助推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J]
.中国高校科技,2014(7):80-81.
被引量:1
4
陈苇,曹贤余.
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探讨[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95-98.
被引量:1
5
仇丹,沈剑,杨雷.
团队化培养化工创新人才的实践及机制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1):83-87.
被引量:1
6
王硕,梁王欢,李春海,钱长娜.
广西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5):120-121.
7
庄森,戴廷波,刘国瑜.
科教协同视野下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5(9):49-51.
被引量:4
8
姚宇华.
科教融合:西南联大教育奇迹的秘密[J]
.中国高校科技,2016(3):46-49.
被引量:14
9
费杰,黄剑锋,李翠艳,曹丽云,殷立雄.
以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J]
.中国高校科技,2016(4):86-87.
被引量:2
10
蒋文娟,张淑林,刘天卓.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驱动机制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16(6):36-40.
被引量:8
1
周亚明,周虎,魏炯翔.
学术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7):53-56.
被引量:9
2
蒋朝常,魏鹏,吕叙杰,冯永平.
探索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
.领导科学论坛,2012(10):17-19.
3
田建国.
肩负传承创新文化新使命[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6):22-24.
被引量:1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青年学生的时代使命学术研讨会通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3):87-87.
5
唐宝龙.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创新教育[J]
.新课程(中学),2008,0(Z1):59-59.
6
曲龙巨.
基于科技社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学理论,2014(24):148-149.
被引量:3
7
赵娓.
关于依托学术性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4):34-36.
被引量:3
8
杨景海.
找准切入点 提升高师院校非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2(3):41-43.
被引量:2
9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7):8-8.
10
周开扬.
实现四个统一 担当历史使命──纪念江泽民总书记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一周年[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7(3):64-66.
中国高校科技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