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以来散文文体研究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散文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渐渐呈现繁荣趋势,但是在对散文各类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对散文的文体问题这一关乎散文本质性的问题显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全面的辨析、讨论与理解。本文试图从文体的角度,对几位卓有成就的散文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散文文体研究的思考与设想。
作者
刘茉琳
机构地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110,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散文
文体
破体
自由性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刘茉琳(1982-),女,回族,湖南长沙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丁晓原.
论林贤治的散文观及其批评实践[J]
.文艺评论,2008(2):45-50.
被引量:3
2
南帆.
文类与散文[J]
.文学评论,1994(4):89-98.
被引量:34
3
王蒙.《文体学丛书·序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朱文华.
文体问题新探[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61-69.
被引量:2
5
王景科.
谈散文理论研究之弱势现象[J]
.齐鲁学刊,2004(5):141-143.
被引量:9
6
王兆胜.
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J]
.文艺争鸣,2005(1):11-14.
被引量:9
7
陈刽晖.《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01,.
8
王兆胜.
“形不散—神不散—心散”——我的散文观及对当下散文的批评[J]
.南方文坛,2006(4):4-8.
被引量:29
9
王兆胜.
从“破体”到“失范”--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J]
.江汉论坛,2010(1):114-119.
被引量:8
10
王兆胜.
困惑与迷失——论当前中国散文的文化选择[J]
.当代作家评论,2003(6):48-6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南帆.
文类与散文[J]
.文学评论,1994(4):89-98.
被引量:34
2
王兆胜.
中国现代“诗的散文”发展及其嬗变[J]
.中国文学研究,2000(4):11-20.
被引量:7
3
林贤治.
90年代散文:世纪末的狂欢[J]
.文艺争鸣,2001(2):17-26.
被引量:13
4
王兆胜.
“形不散—神不散—心散”——我的散文观及对当下散文的批评[J]
.南方文坛,2006(4):4-8.
被引量:29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89-309.
6
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5页.
7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页.
8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9
.散文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0
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91
1
任慧.
“学者散文”批评谫论[J]
.文艺争鸣,2022(9):41-47.
被引量:3
2
王兆胜.
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观念的调整与创新[J]
.网络文学评论,2020(2):13-20.
3
江腊生.
在现实与历史的开合中寻找文化密码——论江子散文的文化追求[J]
.华中学术,2021(3):133-139.
被引量:2
4
翁丽嘉,袁勇麟.
中国当代散文跨文体写作的问题化进程[J]
.东吴学术,2022(4):64-75.
被引量:2
5
赵佃强.
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J]
.东吴学术,2020,0(1):12-21.
被引量:2
6
王兆胜.
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J]
.东吴学术,2020,0(1):5-11.
被引量:5
7
王兆胜.
熊育群散文的审美世界[J]
.文艺争鸣,2008(4):35-40.
被引量:2
8
潇元,何燕华.
“窠臼”与出路——关于亲情类散文技法的探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40-145.
9
薛南.
张抗抗散文的新理性精神[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9-11.
被引量:1
10
邓利.
理性色彩与深度追求——张抗抗散文论[J]
.当代文坛,2002(2):63-64.
被引量:3
1
林非.
我的学术生涯[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1):69-74.
被引量:2
2
李佩.
评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之散文文体研究[J]
.文学教育,2013(3):148-149.
3
陈剑晖.
论主体文体——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研究之一[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1):32-37.
被引量:4
4
林非.
学术研究五十年之回顾[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4):16-22.
5
王兆胜.
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4):29-36.
被引量:12
6
胡建次,潘牡芳.
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述略[J]
.社会科学家,2004,19(4):48-52.
被引量:2
7
叶美芬.
文体的意识形态——对当代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一种研究[J]
.浙江学刊,2007(5):107-112.
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