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寒地早熟香稻龙粳香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香稻是一种珍贵的具有天然香味的功能稻和特种稻。龙粳香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选育的首个长粒、清香型早熟香稻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熟期早、稳产高产、抗稻瘟病、耐寒、活秆成熟的特点。龙粳香1号适合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三江平原种植。
作者
张兰民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48,5,共2页
Crop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1A01-6)
关键词
香稻
龙粳香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张兰民,副研究员,从事寒地水稻育种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莫识美.
特种稻类型及其开发利用[J]
.广西农学报,2000,15(3):30-32.
被引量:10
2
杨丽敏,赵海新,陈书强,孙海正,郑义方,庄同春.
寒地水稻“稳健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10(1):113-11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成斌,赖群珍.
我国特种稻研究概述[J]
.广西农业科学,1993,25(2):58-61.
被引量:12
2
吴爱忠,曹林奎,蔡向忠,赵则胜,陈德鑫.
上农香糯香味的遗传分析[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1):31-34.
被引量:15
3
山口正篇.安心ィネつくり.農山渔村文化协会出版社,2005:87-89.
4
蒋家焕,王玲,叶新福,陈金铨.
特种稻黑米遗传研究进展[J]
.福建稻麦科技,1999,17(1):5-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2
1
董智挺.
特种功能稻研究进展概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35-138.
被引量:3
2
乔中英,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黄萌,陈培峰,孙丙耀,谢立群.
水稻糙米色泽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5):43-44.
被引量:3
3
叶小英,王丽华,王业文,靳西彪,朱建清.
特种稻红米三交、单交种的选育研究[J]
.种子,2007,26(11):92-96.
被引量:1
4
叶小英,王丽华,靳西彪,王业文,朱建清.
红米稻三交、单交育种的比较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3):656-662.
被引量:2
5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4):93-94.
6
刘庆海.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4,34(10):117-117.
7
阳树英,邹应斌,刘少坤,赵则胜,李铮,彭茜.
彩色稻含氮化合物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稻米,2015,21(2):8-12.
被引量:4
8
戴展峰,左生力,彭玉林,陈萍萍,马益虎,丘启松.
6个特种稻新品系在龙岩市的适应性评价[J]
.福建农业科技,2021(8):45-48.
9
张茂明.
粳稻新品种龙桦3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3(5):205-207.
被引量:1
10
戴峥峰.
2021年福建省晚稻特种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连江县试验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23,54(7):73-78.
同被引文献
27
1
王国峰,邢海忠,蔡凤友,马锐,孙德乾,于富.
白香粳新品种古榆香稻1号的特征特性及应用[J]
.中国稻米,2005,11(6):14-14.
被引量:4
2
裴岗,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
不同水分处理对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573-576.
被引量:8
3
沈天雄."香粳4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学,2003(3):99.
4
陈远孟,张向军,陈传华.
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597-600.
被引量:25
5
张涛,郑家奎,徐建第,蒋开锋,吴先军,汪旭东.
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625-635.
被引量:33
6
陈远孟,张向军,陈传华,杨新庆,李容柏,李杨瑞.
用SSR标记分析广西香稻与南亚香稻的遗传多样性[J]
.广西植物,2008,28(2):154-159.
被引量:5
7
郝伟,张旭,徐正进,董思言,刘芳.
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4):18-24.
被引量:22
8
唐傲,邵高能,焦桂爱,罗炬,吴建利,唐绍清,胡培松.
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比较[J]
.遗传,2009,31(4):412-419.
被引量:13
9
陈兆贵,邓汉超,赵淑平.
47份水稻品种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3):498-502.
被引量:31
10
张现伟,王静,唐永群,李经勇.
香稻香味遗传育种及其保香栽培[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3):550-555.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
1
崔晓梅,刘延刚,李静,王斌,刘丽娟,冷鹏,侯慧敏.
香粳圣稻257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0):107-109.
被引量:4
2
韦佳新.
环江县宜北香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24-24.
被引量:1
3
闫平,牟凤臣,武洪涛,于艳敏,张书利,甄报祥.
寒地香型水稻新品种松粳19选育与应用[J]
.作物杂志,2014(5):162-163.
被引量:4
4
赵凤民,李修平,薛菁芳,王立楠,马文东,张献国,单莉莉,郭俊祥.
黑龙江省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20,18(12):4120-412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杨善伟,梁仁敏,赵海红,韦贵剑,贺登美,黄徐谋,胡忠银,韦春项,许畅,韦敏超,魏爽,罗继腾,徐莹莹,张秀花,韩亦,王士强.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优质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3(6):143-149.
被引量:1
2
韦佳新.
环江县宜北香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24-24.
被引量:1
3
刘延刚,陈军,张永涛,张谦,吴俊宇,崔晓梅,赵秀山.
优质香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1-3.
被引量:1
4
马兴亚,毕洪波,孙强.
香型水稻新品种吉宏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15,45(2):51-52.
被引量:1
5
孙胜,白英.
香型水稻新品种吉宏6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科技视界,2015(36):312-312.
被引量:1
6
邹立.
环江县宜北香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2016,10(15):63-63.
7
张艳清.
浅析水稻品种乌兰1号选育创新及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19,49(6):56-57.
8
刘延刚.
东阿鱼山大米地理标志及其独特生产技术[J]
.北方水稻,2020,50(5):62-64.
被引量:2
9
刘海英,杨忠良,刘会,冷春旭,吴立成,徐振华,于艳敏,来永才.
五优稻4号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与SSR分子标记筛选[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6):5-9.
被引量:7
10
李修平,刘琪,邵红,孙睿,宋宁,王立楠,马文东.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528-5534.
被引量:4
1
周萌,陈仁天,邓国富,梁世荣,吴妙生,高利军,周维永.
早熟香稻早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2,33(6):291-292.
被引量:3
2
唐紫云,谭志军,何三华,许强,肖澄州.
大穗大粒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广两优1128在江汉平原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4,29(6):43-44.
被引量:4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水稻品种简介[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7).
4
王晓群,付仲沛.
佳木斯市水稻热量指标鉴定及水稻低温冷害分析[J]
.黑龙江气象,2005,22(2):24-25.
被引量:3
5
许子良.
平原种植西洋参的研究[J]
.锦州农业科技,1991(0):13-16.
6
刘建平,胡道芬,洪立芳,刘秉全,毛振武,李增高,张爱武.
利用花培技术选育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J]
.北京农业科学,1995,13(4):22-24.
被引量:4
7
孙宗修,卓丽圣,程式华,冯锋.
水稻花培技术的改进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综述)[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5(3):244-252.
被引量:16
8
李兴莲,谢戌.
花培技术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上的应用效果研究:Ⅰ.光(温)敏核不育材料及…[J]
.水稻高梁科技,1994(1):6-8.
9
于世选,朱之垠,韩玉芹.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春小麦新品系[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0(1):43-45.
10
于凤池,姚坚,姚海根.
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59-59.
被引量:5
作物杂志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