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各具特色,深入认识、了解、挖掘、保存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形态、内涵和美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
肖瑾
机构地区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群文天地》
2011年第12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
艺术形态
美学特征
文化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肖瑾(1975.10-),女,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视唱练耳。)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王文韬.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J]
.中国音乐,2006(3):138-142.
被引量:36
2
袁炳昌.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编撰工作[J]
.艺术探索,1997,11(3):5-8.
被引量:13
3
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赵红柔.
美国夏威夷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印象[J]
.中国音乐,2002(4):31-34.
被引量:3
2
隶月,寒山.
贵州民族音乐教育实践述评[J]
.中国音乐学,1998(2):85-97.
被引量:27
3
杜庆云.
田丰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J]
.人民音乐,1997(4):24-27.
被引量:20
4
王耀华.
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1):29-35.
被引量:32
5
修海林.
中国音乐教育跨世纪的选择──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4):48-50.
被引量:9
6
范西姆.
弘扬民族音乐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J]
.中国音乐,1990(2):72-73.
被引量:6
7
王耀华.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J]
.音乐研究,1994(2):10-17.
被引量:96
8
樊祖荫.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
.中国音乐,2004(4):11-14.
被引量:95
9
魏煌.
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
.音乐研究,2002(1):9-14.
被引量:77
10
沈恰.
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评介(1950-2000)[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1):1-14.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47
1
何巍.
乐亭大鼓保护基地建设的途径、措施和管理方法研究[J]
.作家,2012(10):207-208.
被引量:1
2
崔东伟.
论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中的独特史学价值[J]
.作家,2008,0(4):222-223.
被引量:1
3
伍国栋.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54-59.
被引量:20
4
何岭.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史学的碰撞——评《纳西族音乐史》[J]
.音乐研究,2006(2):112-116.
被引量:4
5
赵娜.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概述[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4(4):111-116.
被引量:4
6
董光军,曾世权.
昌吉地区原生态“花儿”民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
.昌吉学院学报,2008(3):21-23.
被引量:1
7
宋珂.
浅议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
.考试周刊,2009(34):16-16.
8
于晔,王锐.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原始音乐文化遗存音响运用于课堂的构建[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9(4):104-105.
被引量:2
9
田阡.
音乐人类学的文化视野[J]
.艺术百家,2009,25(6):162-164.
被引量:2
10
肖罡.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专业的办学视域——以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民族音乐,2010(2):88-9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
1
龙华云.
历史视域下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87-90.
被引量:11
2
葛姝亚.
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2):68-71.
被引量:26
3
王兵,胡锦霞.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特征[J]
.艺术评论,2006(11):74-75.
被引量:7
4
王海平.
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以贵州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08(8):35-37.
被引量:14
5
欧阳绍清.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优势论[J]
.民族音乐,2008(3):10-13.
被引量:7
6
李松,樊祖荫,张欢,萧梅,谢嘉幸.
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
.中国音乐学,2013(1):12-23.
被引量:66
7
王丽丹.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大舞台,2013(2):260-261.
被引量:9
8
张欢,王丛.
“多元一体”民族音乐文化内涵解读——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的民族学维度[J]
.民族艺术研究,2013,26(5):38-43.
被引量:3
9
丁苑.
论表现主义音乐的“表现”[J]
.艺海,2014(10):86-88.
被引量:1
10
黄柯瑕,黄乃星.
论地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1):59-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姬文革.
基于内涵逻辑探讨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J]
.大舞台,2015(11):124-125.
被引量:1
2
薛强华.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载体及内涵[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4):99-10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高北红.
针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J]
.北方音乐,2016,36(3):7-8.
被引量:1
2
白斌,张绍波,李玉玲.
论“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民族音乐差异性与共生性[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5):156-162.
3
王唯宇.
西藏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
.黄河之声,2021(16):25-27.
被引量:1
4
吉爱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内蕴及其时代定向[J]
.艺术百家,2024(3):52-58.
5
许迎迎.
少数民族歌舞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青春舞曲》为例[J]
.黄河之声,2024(13):99-103.
1
富春雷.
温州鼓词探微[J]
.四川戏剧,2008(2):29-30.
被引量:1
2
陆汝秋.
中国书法要走向国际[J]
.国际市场,2008(3):78-79.
3
刘宏.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欣赏民间艺术[J]
.少儿美术,2014(2):10-11.
4
陈燮君.
中国画发展中的笔墨特征和人文精神[J]
.书画艺术,2008(5):22-25.
被引量:3
5
崔伊玲,赵景庵.
探古求源辟新径——赵景庵先生谈中国书画用笔[J]
.书画世界,2012(4):20-24.
6
文化源于创新,艺术源于探索[J]
.浙江工艺美术,2017,0(2):82-83.
7
潘虹.
琵琶演奏的表演艺术[J]
.广东艺术,2005(2):61-61.
8
卜颖颖.
民族音乐教育浅议[J]
.戏剧丛刊,2008(3):91-92.
9
杨云燕.
浅谈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J]
.民族音乐,2011(3):29-29.
被引量:9
10
王国欢.
七彩云南[J]
.民族音乐,2008(S1):37-37.
群文天地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