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城市问题》
2000年第1期3-5,共3页
Urban Problems
同被引文献807
-
1孙宏伟.高山滑雪运动员常见伤病的防治[J].冰雪运动,2005,27(6):36-38. 被引量:26
-
2黄丽敏.谈冰上课运动损伤的防治[J].冰雪运动,1999,21(4):80-82. 被引量:4
-
3薛德升,郑莘.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16(5):24-28. 被引量:38
-
4孙麟治,李鸣鸣,程维明.精密定位技术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13(z1):69-75. 被引量:50
-
5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周宇宇.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6):679-687. 被引量:168
-
6唐钧.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J].江海学刊,2001(2):46-51. 被引量:44
-
7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被引量:38
-
8金丽国,侯远志.西部地区城市化历史与现状分析[J].城市问题,2001(5):26-29. 被引量:10
-
9王旭升,王旭辉.重化工业阶段的就业效应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1):89-91. 被引量:9
-
10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2):1-7.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50
-
1马晓燕.西部地区城市化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S1):1-3. 被引量:1
-
2余佶,李晓明.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1):11-14. 被引量:6
-
3殷燕敏,陈云,任敏.武汉、杭州和青岛全面小康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594-598.
-
4刘洪彬.制约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19):135-137. 被引量:11
-
5童小琴.我国政府发展战略面临的五大转变[J].行政论坛,2004,11(6):23-24.
-
6吴黎琴.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土地整理模式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5):46-50. 被引量:3
-
7范义平,刘炳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2):108-112. 被引量:5
-
8牛乐德,周宝同,李光勤,王朝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6):9-10. 被引量:4
-
9郁亚娟,王真,郭怀成,黄凯,王树通,刘永.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拓展区可持续发展指数序列研究(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496-502. 被引量:4
-
10陆美华.如何应对承包商的施工索赔[J].中国石化,2006(11):66-67.
二级引证文献1040
-
1夏园,唐建华.结合区域特色的城市土地整理方式探析——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J].中国土地,2020(12):30-32.
-
2杨胜利,王伟荣.产业结构升级、教育与流动人口收入——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0(12):49-62. 被引量:7
-
3王爱卿,钟佑洁.大学生留守经历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4(9):75-77.
-
4段成荣,吕利丹,王涵,谢东虹.从乡土中国到迁徙中国:再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J].人口研究,2020,44(1):19-25. 被引量:76
-
5林玮,欧阳军.生命历程视角下我国社会事件与个人空间行为互动机制的地理观察[J].热带地貌,2020(1):14-21.
-
6张晓彤,张立新.青岛市新型城镇化与建筑业发展协调度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17.
-
7王丽莉,乔雪.我国人口迁移成本、城市规模与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20,19(1):165-188. 被引量:49
-
8陈雪,于明超.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0(4):122-135. 被引量:2
-
9陈世琪.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解析[J].区域治理,2018,0(48):140-140.
-
10吴锐堂.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对城乡资源配置的影响[J].广东经济,2017,0(2X):202-202.
-
1张华艳.论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3,11(6):227-227. 被引量:1
-
2罗守余.四川城市燃气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四川建筑,1993(4):23-24.
-
3孙昌维,刘智华,李新然.盐城市水利绿化的现状、问题及再发展[J].江苏林业科技,1996,23(4):58-60.
-
4熊峰.关于土木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J].四川建筑,2004,24(2):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