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谁能掌握好人力资源管理,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
出处
《创造》
2011年第11期66-67,共2页
Creation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EB/OL].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320475.html(查询时间:2009—11-15).
-
3加快建设人才强国[N].人民日报,2010-05-27(4).
-
4肖木,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09.
-
5王元化,李慎之,杜维明.当代智者的对话[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167.
-
6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7波普尔.猜测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
8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
9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
10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3.
共引文献86
-
1张桂平,廖建桥,刘文兴.科研收益预期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5):29-36. 被引量:13
-
2张笑涛.大学生“精神成人”:为何与何为[J].现代教育管理,2011(9):97-101. 被引量:13
-
3王守绪,何为,张敏,唐先忠.实践课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平台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18-120. 被引量:5
-
4段雪峰,李姣芬,蒋英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33-34. 被引量:29
-
5宫福满.影响高校教师育人效果的四个要素[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486-488.
-
6邵敏,褚田芬.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的“蘑菇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2):89-91. 被引量:1
-
7连建设,丁向东,江中浩,胡平.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拉伸变形的屈服行为的理论研究[J].金属学报,2000,36(2):201-206. 被引量:2
-
8刘成柏,赵鸿宇,邹丽云,吴永革,赵国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4):80-82. 被引量:10
-
9殷月兰,潘志明,孙林,黄金林,陈祥,耿士忠,张彪,焦新安.微生物生物学课程群新体系促进“三创”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8-19. 被引量:2
-
10王咏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制约因素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2,28(5):108-111. 被引量:13
-
1马胜,陈凌.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认识[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48-49.
-
2张博.对企业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0):36-36.
-
3涂自力.略论人力资源开发如何面向知识经济[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00,12(3):52-55.
-
4曾峣.企业创新的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7(2):71-74. 被引量:5
-
5徐啸琼.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以新能源产业为例[J].科学时代,2012(3):37-38.
-
6李文超.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
-
7刘华宏.关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基本条件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H市建材有限公司为例[J].科教文汇,2011(19):195-197.
-
8周密,冯俊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发人力资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129-130.
-
9卷首语[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12).
-
10刘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方法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2,12(5):19-21. 被引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