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灌南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江苏省灌南县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
张婧
周伟民
机构地区
江苏省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296-296,299,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发展对策
江苏灌南
分类号
S216.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作者简介
张婧(1985-),女,江苏灌南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罗晶,解玉红,李思蓓,冯炘.
秸秆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415-6418.
被引量:7
2
李寿强,王艳菊,马妙芳,王艳莉.
稻田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及应用价值探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F12):129-130.
被引量:28
3
白光哲,马瑞林,孙立,李秀英,董朝华,马占山.
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的基质筛选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1):56-56.
被引量:12
4
陈玮,陈苏利.
三门峡市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调查与利用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682-1168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赵志刚,程可可,张建安,高峰.
木质纤维素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6,26(z2):39-42.
被引量:48
2
徐广,刁治民,曾智科,王坚,肖前青.
微生物降解秸杆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
.科技资讯,2007,5(22):137-137.
被引量:12
3
杜延红.
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技术利用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5):33-34.
被引量:12
4
马增奇,王静学.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
.现代化农业,2005(3):32-32.
被引量:15
5
石磊,赵由才,柴晓利.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沼气,2005,23(2):11-14.
被引量:124
6
潘亚杰,张雷,郭军,张大雷.
农作物秸秆生物法降解的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05,23(3):33-35.
被引量:64
7
洪新,杨翔华,洪岩.
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J]
.当代生态农业,2005,14(1):54-57.
被引量:4
8
刘丽香,吴承祯,洪伟,李键,蔡冰玲,林淑伟.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75-80.
被引量:65
9
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钟兆站,张天佑.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6,29(2):59-66.
被引量:220
10
杨游.
秸秆资源的开发现状与趋势[J]
.畜禽业,2006,17(4):27-29.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6
1
吴梅.
正安县油菜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探讨[J]
.贵州农机化,2011(4):24-25.
2
申卫收,陈雯雯,吴红昌,钟文辉.
亚热带地区全量稻秆栽培食用菌的资源化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10(4):93-98.
被引量:3
3
黄洪河,蔡秋华,游晴如.
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9):134-137.
被引量:2
4
陈金虎,徐朝俊,杨卫新.
麦秸秆还田的技术思路与工艺路线[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88-88.
被引量:2
5
张淑文.
关于秸秆还田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05-305.
被引量:6
6
王慧杰,冯瑞云,张志军,孟晋建,南建福.
不同土壤水分抑蒸剂保水效果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9,24(6):60-64.
被引量:6
7
陈芹,陈长红,李浩波.
秸秆还田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45-245.
被引量:20
8
杜高赞,高美荣.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以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74-1975.
被引量:3
9
丁刚,李歆.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0(6):99-99.
被引量:5
10
甘双,刘碧源,何志强,覃杰宏,巫秀珍.
不同原料夏季栽培秀珍菇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07-107.
被引量:2
1
封亚青,黄志宽,姜威.
灌南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及核心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182-182.
2
刘红,焦敏,汪小梅,孙利忠.
灌南县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92-192.
被引量:1
3
封亚青.
灌南县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措施与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49-150.
被引量:1
4
刘丹红,高波.
灌南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26-126.
5
徐士清,孙朋,孙妍,常二华.
济麦22的特征特性及其在灌南县的推广种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95-95.
6
高波,刘丹红.
灌南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发展思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8):134-135.
被引量:2
7
孙家衡.
灌南县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7-137.
被引量:2
8
周华江.
灌南县葡萄常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3):150-151.
被引量:4
9
黄志宽,姜威,高波,惠康波,孙利忠.
灌南县水稻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示范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100-101.
被引量:3
10
肖莉,王艳,毛海燕.
灌南县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穗蚜效果与性价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67-167.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