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增强社会认同感、民族凝聚力,但目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造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难的原因,从民族性、变异性和类型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赖以生存的活态文化空间是实施保护的关键。
作者
吴文峰
机构地区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
出处
《运动》
2011年第14期134-135,140,共3页
Sport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
特征
保护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作者简介
吴文峰(1974~),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学、体育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4
1
龙先琼.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47-52.
被引量:45
2
路志峻,李金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21.
被引量:50
3
李晓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观察[N].中国文物报,2004-11-26.
4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33-37.
被引量:120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96
2
巴莫曲布谟.两个概念:无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A]..民俗学刊[C].澳门:澳门出版社,2004..
3
.[EB/OL].http://www.unesco.org.,.
4
向云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EB/OL].http://www.wenbao.net.,.
6
.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
郭双林.《中国赌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
王宏凯.《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文物出版社,1995.
9
蔡半明.《游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211
1
王雪琪,高飞,李路平,吕攀.
活态传承理念下风景旅游城市近郊村庄规划探索——以桂林漓东近郊村庄为例[J]
.中国园林,2021,37(S01):106-111.
被引量:10
2
苏新有.
洹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53-57.
被引量:2
3
黄佛君.
试论绿洲巴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田野保护——以喀什巴扎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64-168.
被引量:3
4
周耀林,程齐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1(3):67-72.
被引量:12
5
孔维强,李乃宇.
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探析[J]
.科技风,2010(23):65-66.
6
郑乐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文化遗产,2010(1):6-10.
被引量:52
7
牛建忠,赵静涛.
浅谈河北动漫产业与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相互性构建[J]
.长城,2009(6):150-151.
被引量:2
8
李博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428-431.
被引量:5
9
倪依克,胡小明.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体育科学,2006,26(8):66-70.
被引量:213
10
王巨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辑刊,2006(5):165-167.
被引量:27
同被引文献
49
1
赵善性.
关于“游艺”的补充[J]
.体育文化导刊,1993(2):59-59.
被引量:5
2
苏宁.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揽胜[J]
.体育文化导刊,1986(3):33-35.
被引量:2
3
姜玉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J]
.体育与科学,2004,25(5):29-31.
被引量:46
4
雷世文.
试论媒介“拟态环境”的文化修改作用[J]
.国际新闻界,2005,27(4):52-55.
被引量:9
5
廖明君,周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
.民族艺术,2007(1):26-35.
被引量:74
6
石伟,何强.
川西北地区羌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5-606.
被引量:20
7
黎夏,刘凯.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6-84.
8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19-20.
9
PHILIPPKJ.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10
康保成.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引证文献
8
1
高全超,王永明.
文化强国背景下黄河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7):28-30.
被引量:1
2
马冬雪,江芸,朱明勇.
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
.体育科学,2015,35(6):19-24.
被引量:79
3
马冬雪.
近10年来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评述[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90-94.
被引量:2
4
赵奎.
重庆传统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征研究[J]
.运动,2016(5):142-143.
5
黄瑞霞,李文娟.
济南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
.福建茶叶,2020,42(3):339-340.
被引量:1
6
白福兴,曹卫华.
河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21,43(4):103-107.
被引量:5
7
高云飞,吴文峰.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天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11):109-113.
8
蒋毅,侯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保护的回顾[J]
.体育世界,2016(9):58-59.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林愿.
基于GIS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系统[J]
.江西测绘,2020(2):42-43.
2
殷鼎,史兵,陈小蓉.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116-122.
被引量:63
3
唐蓉.
试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J]
.青年时代,2015,0(18):106-106.
4
宋毅,曾芳芳,朱朝枝.
基于GIS的福建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79-84.
被引量:13
5
王明建,李文鸿,张峰,陶朔秀.
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四川峨眉武术为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4):60-64.
被引量:15
6
张镒,柯彬彬.
空间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广东沿海地区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28(3):22-30.
被引量:11
7
董建琦.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及空间分布[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5):67-71.
被引量:6
8
陈静,安佑志.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
.农学学报,2016,6(12):95-100.
被引量:4
9
白晋湘,万义,龙佩林.
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 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119-128.
被引量:101
10
刘铮.
中国体育地理学研究概览[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1):87-92.
被引量:3
1
谭正金,周万征.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
.运动,2015(3):131-131.
被引量:2
2
王春明.
影响我国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
.才智,2013(32):330-330.
3
袁琳,彭国强.
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管理与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50-151.
被引量:3
4
邹师.
辽宁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环境的社会学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1):7-9.
被引量:7
5
史者.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形象设计的重要性[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84-85.
被引量:1
6
张静.
健美操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3):97-100.
被引量:1
7
宋绍鹏,许艳玲.
传统武术传承与变迁的文化探骊[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0):51-53.
被引量:1
8
何珍文,王群.
试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297-299.
被引量:16
9
王安大川.
从提升田径文化意识视角探讨振兴竞技水平的路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200-201.
被引量:4
10
王冕.
缓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症状的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8):178-179.
运动
201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