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全优2689的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简单相关分析,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应用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6个因子中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等4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是正效应,穗长的影响是负效应。在栽培中应主攻每穗总粒数,注意追施穗肥,增加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上的粒数及着粒密度,从而增加每穗总粒数,同时协调好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8,共3页
Hybrid Rice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08NZ0001)
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STTF-Y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闽农科证(2010)249号QJ-C40)]
作者简介
蔡巨广(1977-),男,福建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电话:0591—22850252,13675042661;E—mail:cjg77@163.com
通讯作者。E—mail:yns195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