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盗窃罪立法修正:缺陷与困惑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将刑法第264条规定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作者
周光清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23期14-16,共3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盗窃罪
立法修正
刑法修正案
缺陷
携带凶器盗窃
有期徒刑
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作者简介
南昌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0087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01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陈兴良.
相似与区别:刑法用语的解释学分析[J]
.法学,2000(5):32-36.
被引量:41
2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J]
.中国法学,2006(4):3-17.
被引量:145
3
张淑平,裴兆斌.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竞合之研究[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23(3):57-63.
被引量:3
4
梁艳.
犯罪边界问题的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竞合问题[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2):9-11.
被引量:6
5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
.法学研究,2000,22(1):3-18.
被引量:375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裴兆斌.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J]
.公安研究,2007(10):58-62.
被引量:6
2
王世洲.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J]
.法学研究,1998,20(5):116-125.
被引量:64
3
陈忠林.
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罪刑法定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
.现代法学,1997,19(1):30-40.
被引量:48
4
李立众,柯赛龙.
为现行犯罪概念辩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54-61.
被引量:31
5
樊文.
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6-28.
被引量:129
6
刘莘.
行政刑罚──行政法与刑法的衔接[J]
.法商研究,1995,13(6):50-53.
被引量:19
7
陈兴良.
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
.中国法学,1992(4):25-32.
被引量:185
8
曾宪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学体系的设想[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4(1):21-30.
被引量:6
9
黎宏.
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犯罪概念新解[J]
.法学评论,2002,20(4):10-19.
被引量:41
10
刘艳红.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辨正[J]
.中国法学,2002(2):164-177.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501
1
曲新久.
刑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本质把握——兼评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之争[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4):99-110.
被引量:6
2
童德华.
刑事合规司法效果的厘定及其刑法证成[J]
.政治与法律,2023(2):63-76.
被引量:9
3
黄陈辰.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非法”的性质辨析与意蕴阐释[J]
.政法学刊,2024,41(3):66-74.
4
刘明祥.
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
.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4
5
段阳伟.
“量的构成要件”独立性地位之提倡[J]
.刑事法评论,2019(1):77-92.
被引量:1
6
柳洁,彭永雄,曾城.
流量造假行为刑法规制的合理性判断[J]
.社会科学家,2022(11):121-128.
7
薛铁成.
逃税罪法律适用异化之法解释学释疑——以“范某某逃税案”为视角的展开[J]
.贸大法律评论,2019(1):3-11.
8
郑旭江,杨兴培.
经济犯罪法律责任立法一体化的提出和构想[J]
.经济刑法,2020(1):3-24.
被引量:1
9
王秀梅,戴小强.
论违法多元性的理论依据与归责原则[J]
.刑法论丛,2022(2):106-140.
10
李永升.
刑法智慧树的内部构造及其展开[J]
.刑法论丛,2021(4):130-174.
同被引文献
41
1
陈兴良.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J]
.现代法学,1994,16(1):9-12.
被引量:125
2
李雪东.
对多次盗窃数额累计中的几个争议问题之探讨[J]
.检察实践,2002(6):54-55.
被引量:2
3
苏敏华,王永杰.
盗窃罪定罪与量刑相关问题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5):48-51.
被引量:1
4
王飞跃.
论我国刑法中的“次”[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1):14-18.
被引量:19
5
张明楷.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
.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71
6
叶良芳.
刑法中数额的性质及其计算[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4):25-30.
被引量:18
7
[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第512页.
8
[意]贝卡里亚 黄风.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9
[英]丹宁.法律的训诫[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10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l:49.
引证文献
3
1
李芳芳,李雯.
“扒窃”入刑的思考与实际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59-63.
2
张泉.
论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13(2):35-38.
被引量:1
3
侯志君.
论“携带凶器盗窃”的法益[J]
.刑事法评论,2013(2):558-5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马卫军.
论盗窃罪的法益——修正的本权说之证立[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31(6):84-101.
被引量:2
2
李岚.
浅析“携带凶器盗窃”中的携带行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3):262-264.
3
杨秀昌,杨文春.
法益保护视角下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24-30.
4
姜新国,许小珍.
“多次盗窃”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J]
.中国检察官,2015(18):20-22.
被引量:1
1
王占启.
论中国死刑适用标准及立法修正[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1-55.
被引量:2
2
张国轩.
刑事诉讼法存在的几个立法缺陷[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1):75-78.
被引量:1
3
逄锦温.
逃税罪的立法修正与司法适用[J]
.中国审判,2009(12):74-77.
被引量:8
4
张瑞.
浅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若干理论误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0):240-241.
被引量:1
5
李莹.
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修正解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4(5):15-22.
6
全鸿雁,刘琳.
审判监督程序司法解释之我见——对司法解释第十三条第二项和第四项的评析[J]
.群文天地,2009(6):120-122.
7
吴允锋.
盗窃罪立法修正之证成及其司法认定[J]
.社会科学家,2012,27(10):104-108.
被引量:7
8
周莉.
“入户盗窃”立法修正解读[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32-35.
被引量:10
9
俞小海.
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修正之评析及其再完善——以《刑法修正案(八)》为样本[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2):12-17.
被引量:18
10
敦宁,宋亚亚.
危险驾驶罪立法修正的解读与评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78-83.
中国检察官
2011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