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福悬浮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药效测定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供试在药多菌灵、福美双及其三种复配剂,对梨黑斑病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40%多福SC(Ⅰ)和40%多福SC(Ⅱ)两种复配剂在各相同浓度中均表现抑菌效果最好,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作者
夏景玉
石立
沈国珍
卜训武
机构地区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2期81-82,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梨黑斑病
增效作用
药效测定
分类号
S481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1
何汉祚,李桂卿,乔志宏,张秀叶,郭树凡.
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山西果树,1995(4):28-29.
被引量:13
2
王宏,常有宏,陈志谊.
梨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果树学报,2006,23(2):247-251.
被引量:60
3
田瑞,胡红菊,陈启亮,杨晓平.
10%世高防治梨黑斑病药效试验[J]
.广西园艺,2007,18(2):26-27.
被引量:3
4
刘波,王跃进,徐亮,詹国平,宋福,柘春梅.
几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抑制作用研究[J]
.植物检疫,2007,21(3):137-139.
被引量:7
5
阳廷密,梁瑞郑,王明召,文仁德.
几种农药对梨黑斑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
.广西园艺,2008,19(3):42-42.
被引量:6
6
禹明甫,杨留成.
五种杀菌剂防治梨黑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
.北方园艺,2008(4):240-241.
被引量:5
7
檀根甲,祝建平.
杀菌剂生物测定计算方法及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1998,4(1):27-28.
被引量:35
8
蔺经,杨青松,李晓刚,盛宝龙.
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J]
.植物保护,2009,35(4):162-163.
被引量:15
9
杨晓平,胡红菊,王友平,田瑞,陈启亮,张靖国.
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6):680-684.
被引量:32
10
付余波,钱国良,胡白石,刘凤权.
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178-18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梁魁景,侯晓杰,高小宽,张志强,欧阳汝欣.
五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J]
.北方果树,2019(2):8-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赵炽娜,胡津瑜,王云萍,李俊凯,吴清来.
申嗪霉素对4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7(1):74-77.
被引量:3
2
侯晓杰,于占晶,梁魁景.
梨黑斑病拮抗菌的筛选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22(3):75-76.
3
李洪坤,王芳芳,于占晶,侯晓杰,梁魁景.
5种化学药剂对梨黑斑病菌的室内防治研究[J]
.果树资源学报,2023,4(6):23-27.
被引量:1
4
胡长效,朱守卫.
新型杀菌剂及其组合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与田间防效[J]
.中国植保导刊,2024,44(8):66-68.
1
李桂珍,秦达逵,王元理.
杧果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2003,32(3):38-38.
被引量:2
2
刘建华,咸洪泉,韩英,刘杰贤,张金艳.
万多福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初报[J]
.中国糖料,1997(2):46-47.
被引量:1
3
绿捷多福——未来主导性杀菌剂[J]
.农家致富,2007(22):25-25.
4
吴晓刚,刘桂兰.
60%多福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的效果[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3(4):100-100.
5
付连芝,王金隆.
不同玉米和大豆品种种衣剂的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68-68.
被引量:1
6
白亚梅.
几种药剂对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防治效果[J]
.北方果树,2012(1):15-15.
被引量:5
7
刘都才,刘雪源,郭海明.
乙草胺与莎多福混配防除稻田杂草的配比研究[J]
.湖南化工,2000,30(5):11-14.
8
赵德春,林超,刘义.
30%克多福大豆种衣剂生产性试验总结[J]
.大豆通报,2001(1):9-9.
被引量:2
9
多福(TOVE)——产量高 春季返青早 抗寒性显著提高[J]
.四川草原,2004(7):61-61.
10
赵奎军,张丽坤,李国勋,裴海英,韩岚岚,刘青,徐凤华.
大豆重迎茬对大豆根潜蝇种群数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3):305-307.
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
1996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