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相共 美向丑转化——试析《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性格的二重性
被引量:3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2-66,共5页
Journal of Minjiang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10
-
1马银成.“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J].长城,2011(8):170-171. 被引量:3
-
2党好收.《巴黎圣母院》文学创作特征[J].芒种,2012(14):149-150. 被引量:1
-
3崔冉.隐藏的珍宝——《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给现代人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8(2):63-64. 被引量:3
-
4[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
5郭焱.《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人性挣扎[J].文学教育,2008(3):91-92. 被引量:2
-
6王胜.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及其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表现[J].闽江学院学报,1997,18(4):67-70. 被引量:2
-
7王景明.《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人物形象的双重性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3):120-123. 被引量:2
-
8李若琳.压抑下的人性畸变——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9):59-60. 被引量:1
-
9陈许.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4):94-99. 被引量:1
-
10傅守祥.人的心灵向善迈进的精神史诗——试论《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浪漫主义风格[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73-77. 被引量:9
-
1吸血鬼的历史[J].书城,2009(7):23-23.
-
2曲玉红.也谈堂·克罗德的恶与善[J].唐山学院学报,2001,14(3):42-43.
-
3许娟丽.一个被宗教扭曲了的灵魂——浅谈《巴黎圣母院》中的克罗德[J].唐都学刊,1999,15(1):89-91. 被引量:3
-
4王安忆.《巴黎圣母院》的世界(第五讲)[J].小说界,1997,0(5):172-182. 被引量:1
-
5郭小力.流动的画布,新新人类的至爱——感受克罗德·维尔拉的艺术[J].中国纺织,2003(10):126-126.
-
6杨正先.克罗德,一个最痛苦的灵魂[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6,16(4):14-19.
-
7徐彦.曲折的复仇[J].西江月,2005,0(12):38-39.
-
8毕飞宇.阅读[J].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6,0(1):108-108.
-
9王胜.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及其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表现[J].闽江学院学报,1997,18(4):67-70. 被引量:2
-
10晏樱.不倦的行者 瑰丽的诗行──介绍克罗德·米歇尔·克吕尼和他的诗[J].法国研究,1995(1):12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