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同乐会活动纪事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同乐会作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沪上的最有影响的民间音乐团体,以其积极的努力和作为,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团结了一大批沪上有名的音乐家,组织排练、演出,创作、改编新曲,研制中西乐器,对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
陈正生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3-17,共5页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大同乐会
活动纪事
郑觐文
分类号
J609.2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240
1
李岩.
耒维思(John Hazedel Levis)沪、平演讲暨音乐会溅起的微澜余波[J]
.人民音乐(评论),2001(11):28-31.
被引量:12
2
陈正生.
郑觐文与20世纪初民族乐器改革[J]
.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S1):3-7.
被引量:4
3
关志钢.
新生活运动“复古论”析[J]
.江汉论坛,1998(11):20-23.
被引量:10
4
田青.
世纪末回眸:智化寺音乐与中国音乐学[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2):38-45.
被引量:6
5
郑体思.
我国第一支新型专业民族管弦乐队的诞生与发展──抗战时期重庆国乐活动资料之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47-51.
被引量:15
6
瞿希贤.
追念谭小麟师[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3):8-17.
被引量:12
7
沙汉昆.
《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与旋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3):40-49.
被引量:3
8
宋钻友.
一个传统组织在城市近代化中作用——上海广肇公所初探[J]
.史林,1996(4):56-68.
被引量:7
9
张静蔚.
近代音乐史的建设──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J]
.人民音乐,1995(11):41-42.
被引量:4
10
李西安.
文化转型与国乐的张力场结构[J]
.中国音乐学,1994(4):44-5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4
1
艾露露.
民国时期“新国乐”思潮与“乐教复兴”背景下的巴渝琴事考述[J]
.艺术与民俗,2021(4):90-98.
2
程美宝.
近代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J]
.近代史研究,2007(2):1-17.
被引量:19
3
杨青,蔡梦.
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初创时期的探索轨迹(上)[J]
.音乐研究,2008(6):24-33.
被引量:8
4
杨青,蔡梦.
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初创时期的探索轨迹(下)[J]
.音乐研究,2009(1):67-79.
被引量:8
5
徐玲娜.
对五·四时期音乐社团研究现状之探析[J]
.科技与生活,2010(3):188-189.
被引量:1
6
宋璐.
大同乐会的历史意义及现代启示[J]
.北方音乐,2012,32(12):131-131.
被引量:1
7
李岩.
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4):1-16.
被引量:14
8
杨建琴.
郑觐文对民族音乐的贡献[J]
.兰台世界(上旬),2014,0(5):58-59.
9
关心.
中国近代音乐会演出考察——基于被演出作品的音乐文化渊源类型[J]
.音乐传播,2017(4):4-8.
10
阮弘.
江南丝竹文曲曲目探源[J]
.艺术广角,2022(4):75-8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李岩.
陈歌辛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性质辨[J]
.北方音乐,2022(2):99-112.
被引量:1
2
程美宝.
清末粤商所建戏园与戏院管窥[J]
.史学月刊,2008(6):101-112.
被引量:9
3
王东杰.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J]
.历史研究,2008(2):98-118.
被引量:48
4
明言.
立一个界标——21世纪10年来(2000~2009)中国音乐批评关键词语梳理[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4):13-22.
被引量:1
5
周倩倩.
怎样欣赏管弦乐作品[J]
.黄河之声,2012(24):74-75.
6
吴剑锋.
高校音乐类社团的历史概况及其主要特征[J]
.时代教育,2014(5):129-130.
7
赵卓群.
专业民乐与大众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思考[J]
.潍坊学院学报,2014,14(1):59-61.
8
张鸣,王范地.
杨少彝先生与中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1):128-133.
被引量:8
9
王安潮.
立言立功立德--作曲家杨青艺术成就的历史研究[J]
.音乐创作,2015(5):13-21.
被引量:1
10
赵世瑜.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1-10.
被引量:37
1
章彦.
学习西洋乐器者兼学民族乐器的意义[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3):81-80.
2
杨田华.
对云南洞经音乐的一次田野调查[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2):128-130.
3
庄永平.
中西乐器及手法论[J]
.中国音乐,1985(4):16-18.
4
何艺.
中西器乐作品移植论谈[J]
.黑河学院学报,2012,3(2):89-92.
被引量:2
5
江江.
钢琴与古琴孰高?──近代中西乐器比较中的审美视野[J]
.钢琴艺术,1999(6):44-45.
被引量:2
6
黄祖禧.
工尺谱[J]
.人民音乐,1956(7):42-43.
7
徐学圣.
金圣乐和他所建立的青岛“六二”乐团[J]
.走向世界,2008(24):15-17.
8
詹棉棉.
以竹笛和长笛为代表的中西方管类乐器的源考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5):80-81.
被引量:1
9
夏燕.
论高校中西乐合奏的意义和作用[J]
.北方音乐,2015,35(5).
10
许帅.
对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分析(二)[J]
.科技资讯,2012,10(32):252-252.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