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橡胶制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二)
被引量:4
出处
《橡胶科技》
2008年第19期6-10,共5页
Rub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30
-
1王进文,田玉坤,王象民.国内外汽车用橡胶制品技术进展[J].橡胶科技市场,2007,6(14):1-5. 被引量:3
-
2刘世平.我国汽车橡胶制品现状与发展浅析[J].世界橡胶工业,2006,33(1):41-47. 被引量:9
-
3蒋洪罡,栗付平,王力,周易文.天然橡胶与合成聚异戊二烯的并用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08,29(5):20-23. 被引量:10
-
4鞠洪振,范仁德,邓雅俐.坚定信心,继续平稳较快地发展我国橡胶工业[J].中国橡胶,2009,25(1):4-6. 被引量:1
-
5赵敏.大陆橡胶集团着眼于进一步降低成本[J].轮胎工业,2009,29(1):61-61. 被引量:1
-
6王雪飞,杨军.汽车用橡胶减振材料及制品的应用与发展[J].橡胶科技,2004,6(21):1-4. 被引量:6
-
7苏博.全球橡胶消耗状况[J].橡胶科技市场,2009,7(4):27-28. 被引量:1
-
8范仁德.我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及2009年对橡胶的需求情况[J].中国橡胶,2009(8):4-7. 被引量:4
-
9靳顷.减隔震橡胶制品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橡胶,2009,25(5):33-34. 被引量:1
-
10任文坛,张隐西,张勇.汽车密封制品用特种橡胶材料的应用研究及进展[J].中国橡胶,2010(14):10-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4
-
1王俊.浅析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2):43-44.
-
2张瑾,徐树杰,侯猛.车用橡胶件行业现状与用材趋势分析[J].广州化工,2018,46(2):3-5. 被引量:3
-
3庞松,田安伟,李剑,何琪,李恒荣.NR种类及NR/IR并用比对减震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24,71(9):688-691.
-
4张锁明.橡胶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刍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刘伟.基于国内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橡胶油需求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11):210-212. 被引量:4
-
2赵礼弢,蒋宇轩,赵敏,李如燕,王景伟.汽车保险杠塑料密封胶条混合碎料温热法分选[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2,39(1):17-23.
-
3王小莉,彭肖阳,刘湘楠,段小成,徐伟.防振橡胶材料疲劳寿命可靠性分布模型研究[J].机械强度,2022,44(6):1335-1342. 被引量:5
-
4马川,王晓,于勤勤,季伟.重型汽车发动机悬置的橡胶材料性能一致性控制方法研究[J].橡胶科技,2025,23(8):453-456.
-
1刘世平.我国与汽车相关的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情况[J].现代橡塑,2005,17(5):1-3.
-
2邓海燕.追随整车厂到中国——非轮胎汽车橡胶制品成为第三波迁徙潮[J].橡胶科技,2005,7(4):8-9.
-
3吴憩棠.氟橡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2005(31):34-37. 被引量:1
-
4王逸田.浙江橡胶行业计划建三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中心[J].现代橡胶工程,2012(4):36-36.
-
5钱伯章.国内外汽车橡胶制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一)[J].橡胶科技,2008,10(18):10-14. 被引量:4
-
6于清溪.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二)[J].橡胶科技,2006,0(9):1-5. 被引量:1
-
7崛起的恒兴集团[J].求知,1994(8):2-2.
-
8陈维芳.2008年度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名[J].橡胶科技,2008,0(19):32-32.
-
9相关行业[J].橡胶科技,2005,0(15):37-37.
-
10行业动态[J].橡胶科技,2008,0(18):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