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夏衣冠,造物之美——浅析汉服中的造物文化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造物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岁月积淀成就了绚丽多彩的汉服艺术。本文拟从天人合一、器以载道、文质彬彬和象征意义等入手,分析汉服中凝聚的造物文化。汉服本身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作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在表明民族身份的同时,更彰显了这个古老民族优雅、文明的气质。
作者
朱河
杨先艺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9期37-39,共3页
Designs
关键词
华夏民族
文化源
汉服
造物
象征意义
中华文明
天人合一
器以载道
分类号
TS94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作者简介
朱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先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1
高月亭.
汉服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9-150.
被引量:12
2
邓雅,梁惠娥.
浅议汉服风韵与国服[J]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6(3):40-4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东生,周丽艳,尉晓娟.
清代满、汉服饰的演变与交融[J]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32-34.
被引量:7
2
高霞玲,成小明.
试论清末民初汉装复兴的际遇[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67-71.
被引量:2
3
苏轻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找寻汉服失落的美丽[J]
.民族论坛,2005(11):38-40.
被引量:5
4
李毅.
“文化经济”的汉服演绎[J]
.中国市场,2007(50):17-1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0
1
陈建辉,柴柯.
奥运服装中民族文化的语意构建——关于2008北京奥运服装设计的思考[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09-112.
被引量:8
2
薛媛,庄梅玲.
汉服深衣与和服的比较研究[J]
.陕西纺织,2010(3):41-44.
被引量:1
3
梁玉英.
电影服装设计中汉服的视觉文化[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5):23-25.
被引量:1
4
王婷.
浅谈汉服及其文化特色[J]
.兰台世界(上旬),2013(6):85-86.
被引量:5
5
余佳,张洁.
汉服旅游资源价值及开发策略研究——以徐州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3(26):135-136.
被引量:6
6
杜晓菲,林夕梦.
“汉服”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蕴研究[J]
.求知导刊,2015(14):158-158.
被引量:2
7
聂世忠.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设计素描教改心得[J]
.设计,2015,28(15):98-99.
被引量:1
8
汪志娟.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汉服运动兴起与发展[J]
.商,2016,0(6):137-138.
被引量:4
9
王琦.
汉服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J]
.西部皮革,2018,40(8):13-13.
被引量:3
10
邱姗姗,周利群.
女书文字形态特征及其在旗袍创新设计中的应用[J]
.湖南包装,2018,33(2):83-8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1
1
王瑞华.
对当代中国“国服”命运的探究与思考[J]
.电影评介,2009(5).
被引量:3
2
高恒忠.
论电影服装设计中汉服的视觉文化[J]
.电影评介,2008(11):4-5.
被引量:6
3
潘健华.
论华服文化的深层结构[J]
.戏剧艺术,2002(4):33-38.
被引量:5
4
瞿妹亚.
浅议汉代服饰文化之特征[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3):32-34.
被引量:6
5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21-25.
被引量:14
6
邓雅,梁惠娥.
浅议汉服风韵与国服[J]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6(3):40-42.
被引量:10
7
张作荣运用现代传媒加强国家形象建设[N].人民日报,2011-3-10.
8
华梅.服饰与传播[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9
赵永岐.中国京剧脸谱[M].北京:中国书店,2012:9.
10
王如宗.京剧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4-115.
引证文献
8
1
兰宇,顾朝晖.
秦腔戏剧脸谱的构成及其美学意蕴[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27(5):610-615.
被引量:2
2
王云鹏.
汉服如何走向世界[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9):249-252.
被引量:3
3
汪志娟.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汉服运动兴起与发展[J]
.商,2016,0(6):137-138.
被引量:4
4
尹文君.
汉服之美,风雅一身——浅析汉服文化现状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7(14):284-284.
被引量:12
5
蔡晓秋,郭毓斌.
现代华服再设计研究[J]
.纺织科技进展,2017(10):43-46.
被引量:2
6
田陆乐.
传统汉服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73-78.
被引量:12
7
王志,郑刚强,张梦.
中日之慧,异曲同工——浅析无印良品中的造物智慧[J]
.设计艺术研究,2019,9(2):24-29.
被引量:4
8
袁杰,田好.
电子商务在汉服复兴营销的应用分析[J]
.现代商业,2022(25):38-40.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周玥.
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校园汉服影像设计的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2(13):154-156.
2
王志,张梦.
设计创新驱动制造型企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1(1):141-144.
3
张彬,王婧昕.
汉服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J]
.设计艺术研究,2021(1):23-27.
被引量:7
4
冯淑梅.
“符号”与“寓意”:论汉服文化的现代复兴[J]
.北京文化创意,2021(1):4-9.
被引量:11
5
葛英颖,焦媛琪.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0,49(9):54-55.
被引量:4
6
王钢,黄建群,刘旭,邓春发.
肢体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溶栓疗效分析(9例临床分析)[J]
.急诊医学,2000,9(2):98-100.
被引量:1
7
王丽娜,王家民.
秦腔丑角形象卡通化造型设计[J]
.包装与设计,2016,0(1):106-107.
8
张轶然.
汉服文化发展探析[J]
.长江丛刊,2018(5):54-54.
被引量:2
9
唐斌翔,黄超霞,翁玲玲,朱明康,吴刚.
大学生创新创业视域下中国汉服文化现状调查研究[J]
.西部皮革,2019,41(11):128-129.
10
杨慧,金慕唯.
探析张艺谋新作《影》的美学意蕴[J]
.传播力研究,2019,3(19):70-70.
被引量:2
1
孙有祖.
今天我们向孔子学什么?[J]
.今日海南,2008(11):46-46.
2
季羡林.
和谐之道[J]
.中国道教,2007(4):7-7.
被引量:1
3
冉一清.
儒思“飞扬”[J]
.今日中学生,2011(9):42-43.
4
大学生着汉服祭拜文天祥[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0(6):36-36.
5
谷雨.
感受国学——难忘的国学行[J]
.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2014,0(12):10-10.
6
何天白.
百善孝为先——太婆,我是您的眼[J]
.中文自修,2015,0(14):25-26.
7
吴书成,时林英.
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养成教育[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5(7):19-20.
8
刘祖国.
道教文献语言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道教,2012(5):55-57.
被引量:1
9
齐晋生.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纯洁和谐内部关系[J]
.政工学刊,2008(6):46-47.
10
打开古人的衣箱[J]
.紫禁城,2013(8):14-17.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