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吉林省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生产。[1]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基地。结合吉林省玉米螟灾害的特点,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结合吉林省范围内的玉米螟灾害发生情况,对其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出系统的说明和评述。
作者
于佳星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年第8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玉米螟
发生情况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于佳星(199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态专业2009级学生,研究方向:生态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姜洪有.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11):85-85.
被引量:3
2
贾秀海,耿军.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0,27(12).
被引量:5
3
冀宁,陈钦富,于春香.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2007(10):14-15.
被引量:5
4
吴晓红.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10):70-70.
被引量:2
5
苗永健.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2009,(5):28.
6
谷有田.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J]
.吉林农业,2010(12):74-74.
被引量:1
7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z1):142-143.
被引量:49
8
曾庆亮.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费省效宏.植保工程,2011,(4):47.
9
王德林.
赤眼蜂防螟技术[J]
.吉林农业,2008(2):25-25.
被引量:5
10
Charles E.Linn Jr,More Rare Males in Ostrinia:Response of Asian Corn Borer Moths to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European Corn Borer.J Chem Ecol,2007,33:199-212.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黄伟荣,黄远栋,刘玉群.
抑食肼防治亚洲玉米螟药效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4):54-55.
被引量:5
2
邱国柱,张文信.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5(2):21-21.
被引量:4
3
王燕君,张广燕,江南.
几种无公害杀虫剂防治玉米螟药效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2(3):64-65.
被引量:14
4
孙光芝,张俊杰,阮长春.
携菌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3-5.
被引量:9
5
田畴,金桂兰,贺达汉,都健.
亚洲玉米螟的迷向防治研究[J]
.宁夏农学院学报,1995,16(4):19-22.
被引量:7
6
吕仲贤,杨樟法,王桂跃,卜卫良.
玉米螟和桃蛀螟在玉米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J]
.浙江农业学报,1995,7(1):31-34.
被引量:26
7
张子丰,周祖澄,王兴龙,黄涛见.
双福4号防治玉米螟效果显著[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6(4):37-38.
被引量:1
8
刘树生,施祖华.
赤眼蜂研究和应用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2):78-84.
被引量:101
9
潘德斌,王小奇,苗莉.
镉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707-708.
被引量:5
10
谢为民.
吉林省玉米螟的发生预测与防治[J]
.玉米科学,1996,4(4):71-7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2
1
黄红梅,刘文,古丽温切·热合木江,热合拜阿衣·努尔太,买苏提·买买提江,阿不都许库尔·赛买提.
不同杀虫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对比试验[J]
.新疆农业科技,2024(4):33-34.
被引量:4
2
许国庆,王兴亚,陈彦,徐蕾.
辽宁第二代玉米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发生比较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
.玉米科学,2010,18(6):111-114.
被引量:10
3
陈日曌,郑洪兵,石钟锋,黄莺,范丽丽,马景勇.
载菌赤眼蜂携菌量及其对二化螟防治效果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6):39-40.
被引量:3
4
刘德波,代艳梅,文灿,吴伟.
烟蚜茧蜂载菌菌种与载菌方式筛选[J]
.中国生物防治,2008,24(3):239-243.
被引量:5
5
谢启先,罗春苑,郭樱花,古子怀,张志勇.
甜玉米主要害虫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2):48-49.
6
胡志凤,孙文鹏,李洪波,马成云,马兰,于洪春,席贤举.
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3):84-85.
被引量:4
7
张社梅,赵芝俊.
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3):149-152.
被引量:31
8
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朱敏.
辽宁省玉米螟虫发生状况与对策[J]
.辽宁农业科学,2009(3):1-4.
被引量:2
9
张明.
黑龙江省向日葵常见害虫及防治方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4):77-78.
被引量:1
10
杨耿斌.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41-143.
被引量:6
1
单兴波,雷金存.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建议初探[J]
.农业与技术,2016,36(8):87-87.
被引量:2
2
管洪波,刘峰,王凤,王忠伟,王喜山,鄂成林,张海燕.
马铃薯品种吉薯1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7):209-210.
3
崔月红.
白瓜间种向日葵技术[J]
.现代农业,2010(5):29-29.
4
张建刚.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15-115.
被引量:2
5
张瑞才,孟建武,杨军.
影响盐都区优质食味稻米发展的原因及对策[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5,32(1):49-50.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