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丙泊酚复合4μg/L瑞芬太尼(R)组和丙泊酚复合0.4μg/L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采用分步达靶的方法,调节丙泊酚使BIS保持65以下。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BIS等指标。结果两种麻醉诱导方法组间的SBP、DBP、MAP、HR、RPP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值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更快速地回到气管插管3 min即回落到诱导后水平;R组HR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R无显著性变化;麻醉诱导后RPP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均有回升。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一样可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但舒芬太尼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8期1009-101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韩冲芳(1963-),女,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邮编: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