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广田三原则”到“近卫三原则”——抗战爆发前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表”与“里”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35年初,蒋介石以发表《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为契机,推动国民政府转变对日政策,并首先由王宠惠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对日关系的"三原则"。早已确定对华政策的日本,专注于发动"华北事变"而对此冷淡,待中国政府由驻日大使明确提出"三原则"之后,才于10月4日阁议决定了"广田三原则",并要求中方首先予以接受。此后中日双方在1935、1936年的下半年,围绕"三原则"和调整国交问题,进行了多次外交谈判,但均以无果而终。1937年7月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初期继续坚持"广田三原则"作为处理"中国事变"的外交政策,在攻占广州、武汉,且汪精卫集团投降之后,1938年12月22日近卫首相根据第二次御前会议决定而发表的第三次声明,明确提出了取代"广田三原则"的"近卫三原则"。此后,通过1939年12月30日的日汪密约、1940年11月30日的日"华"条约,日本将"近卫三原则"作为对华政策的根本方针,进行了细化并最终固定下来。对于"广田三原则"与"近卫三原则",我们在看到其"表"、"里"不一的暂时矛盾现象的同时,更要认清其"表"、"里"的如一。
作者 臧运祜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8-160,共13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日本侵华史料整理与研究"(09JZD0013)
作者简介 臧运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14

  • 1徐承伦.关于胡适、李宗仁的口述历史及其他——唐德刚教授访问记[J].文史哲,1993(6):77-84. 被引量:5
  • 2《总顾问法肯豪森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1935年8月20日)[J].民国档案,1991,(2):24-28.
  • 3《蒋介石日记》,1935年8月16日,“本月反省录”,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藏.
  • 4《蒋介石日记》,1935年8月31日,"本月反省录",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藏.
  • 5《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470次会议速记录》(1935年8月14日),台北,党史馆藏,类00.1,号144.
  • 6《広田大臣蒋大使会談録(第2回)》(1935年9月7日),外交史料馆藏,A.1.1.0.10(第4卷).
  • 7《困勉记》,1935年7月28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总统档案.
  • 8《蒋介石致杨永泰电报》(1935年7月28日),《事略稿本》,蒋介石总统档案.
  • 9《蒋作宾致外交部电报》(1935年8月31日),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012/0050.
  • 10《蒋大使与广田外相谈话报告》(1935年9月8日),“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编.《中日外交史料丛编》(四),台北,“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1966年版,第31页.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500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