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18,16,共3页
Education In Chemistry
同被引文献18
-
1王锦光.关于“程贞一与中国科技史”一文的订正与补充[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8,23(4):92-92. 被引量:3
-
2沈旭东.基于化学史教育的合成氨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04,25(10):62-64. 被引量:7
-
3高风亮华夏 鸿业昭学界——热烈祝贺我国著名化学家高鸿院士九秩华诞[J].分析化学,2008,36(6). 被引量:1
-
4王丹,赵美萍.食品中的假蛋白——三聚氰胺[J].大学化学,2009,24(1):9-13. 被引量:5
-
5张虎勤.回顾合成氨催化反应[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0(Z2):113-113. 被引量:1
-
6王玉枝,旷亚非,宦双燕,郭慢丽,王青.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2):75-77. 被引量:31
-
7蔡铁权,陈丽华.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0):84-90. 被引量:18
-
8朱玉军.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70-74. 被引量:46
-
9赵玉杰,杨谦,王洪见.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现者——能斯特[J].大学物理,2014,33(1):51-55. 被引量:8
-
10江敏.与社会发展相伴随行——以“合成氨工业生产条件选择”为例(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7):1-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2
-
1徐龙胜.近二十年化学史教育的变迁及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1):34-37. 被引量:4
-
2宦双燕,王玉枝,蔡炽,陈增萍,唐丽娟,雷春阳,刘剑波,李永军.化学分析课程思政具体案例设计及思考[J].大学化学,2021,36(3):95-101. 被引量:54
二级引证文献58
-
1蔡业政,胡思江.精细化学工艺课程思政提高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J].化工管理,2021(12):29-31. 被引量:4
-
2李小芬.借助化学史料 培育核心素养[J].化学教与学,2019,0(9):19-21. 被引量:1
-
3凌一洲,徐昳,戴加成,任红艳.渗透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的化学史教育[J].化学教学,2019,0(9):7-10. 被引量:3
-
4黄雅静,黄紫洋.古籍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化学(必修1)》为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5):313-314. 被引量:2
-
5汪莉,宋永海,黄振钟.分析化学课程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实施[J].山东化工,2020,49(24):218-219. 被引量:2
-
6韩永生,王若愚,车平.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化学类课程案例式教学的研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1(2):135-137. 被引量:4
-
7郑艳,陶凤.高职食药专业群《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改初探[J].广东化工,2021(4):173-174. 被引量:5
-
8边筱扉,陈德良,胡钦华,刘雁.《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施新[J].广州化工,2021,49(10):184-186. 被引量:6
-
9罗建民,焦琳娟,张婷,郭会时,丘秀珍,赖胤龙.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及思考--以绪论为例[J].科学咨询,2021(29):22-24. 被引量:1
-
10吴怡龙,胡耀娟,黄芳,张长丽,薛蒙伟,陈昌云.陶行知思想融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思考[J].化工时刊,2021,35(7):49-52. 被引量:2
-
1傅明乔.左手面包,右手屠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J].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2006,0(33):54-55.
-
2高景轩.哈伯的智慧[J].现代交际(社交商圈),2004(3):43-43.
-
3詹伟(译).凡事要小心啊![J].英语广场(美丽英文),2010(1):48-48.
-
4拿破仑·希尔,章程(译).哈伯博士“筹款”[J].现代阅读,2009(12):71-71.
-
5杨晓婵(摘译).日本理化学研究院利用钛氢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J].现代材料动态,2014(3):9-10.
-
6哈伯(Haber Fritz)[J].光谱实验室,1990,7(2):63-64.
-
7艾伦.获得诺贝尔奖的战犯[J].现代青年,2010(11):23-23.
-
8新加坡研发出能分解有毒化学物质的纳米材料[J].动物保健,2006(7):64-64.
-
9邓玉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记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战之父费茨·哈伯[J].化学世界,2003,44(8):446-448. 被引量:3
-
10钌催化剂降低氨生产能源消耗[J].中国贵金属,2012(12):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