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培养杰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关于培养一流人才的三个观点 我想先结合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一些实践,谈谈我们对于一流人才培养的三个观点。这些观点不一定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作者
朱邦芬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0,共4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杰出人才
一流人才
清华大学
物理系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朱邦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1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34
同被引文献
161
1
张炜,张馨玉.
加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第四届双峰论坛暨第九期启真智库论坛综述[J]
.科教发展研究,2023(2):110-120.
被引量:1
2
李燕芳,王莹.
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2009(2):80-85.
被引量:14
3
李志,王琪琪,齐丙春.
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2011(2):131-136.
被引量:124
4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二)[J]
.教育学报,1998(4):17-20.
被引量:108
5
武晓艳,盛伟超.
导师制与学生专业兴趣培养[J]
.大连大学学报,2004,25(3):99-101.
被引量:18
6
杨新宇.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6):91-92.
被引量:43
7
郑家茂,潘晓卉,丁德胜,徐悦.
构建研究型大学师生互动本科教学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23-26.
被引量:37
8
赵婷婷,雷庆.
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32-36.
被引量:54
9
周川.
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
.教育研究,2005,26(6):26-30.
被引量:123
10
吴兰花,连榕.
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4):872-876.
被引量:119
引证文献
25
1
邹锐标,张璐,沈陆明.
以学风教育为抓手 加强大学新生的教育与引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2(4):79-80.
被引量:1
2
饶文军.
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微观思考[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6):650-653.
被引量:5
3
张德江.
论科学研究的育人作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17-19.
被引量:9
4
何建军.
高职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之我见[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5):166-167.
被引量:2
5
孙野.
以责任感激发英语学习动能[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5):168-170.
6
张全友.
ISEC项目中的通识教育反思——以许昌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
.文教资料,2012(20):140-141.
被引量:19
7
杨道武,马建辉,严有为.
关于研究型大学期中教学检查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2(11):69-70.
被引量:3
8
刘润华,刘广孚.
突出自主性学习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6):3-4.
被引量:9
9
塔树强.
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策略[J]
.商情,2013(23):15-15.
10
宋秋蓉.
宁静致远:当前我国培养拔尖人才的一种思想境界——基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3,11(4):18-2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34
1
辛如镜,王皓.
职教本科学生专业志趣成长机制的扎根分析[J]
.职业教育,2023(30):12-18.
被引量:1
2
刘璐璐,史静寰.
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内涵与形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131-140.
被引量:11
3
汪辉,张露.
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视角[J]
.煤炭高等教育,2022,40(3):61-70.
被引量:1
4
卜尚聪,陆一,孙迟瑶.
共学同道抑或竞争对手:拔尖创新人才的同伴关系及其影响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5):70-80.
被引量:12
5
张满东.
高职生网络非理性政治参与:概念、危害与引导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4):124-125.
6
王明钰,沈煜,徐孝刚,邵明,魏天迪,方诩.
山东大学生物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3-6.
被引量:1
7
李硕豪,李文平.
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对该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7):51-61.
被引量:35
8
刊、振宝.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及质量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49-149.
9
陆锦冲.
高校科研育人:内涵·方向·途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2(9):3-5.
被引量:30
10
王松.
科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2):38-39.
被引量:8
1
校园.COM[J]
.黄金时代(下半月),2013(3):34-37.
2
尤小立.
怎么看待钱伟长的“破格入清华”?[J]
.学习之友,2010(11):38-39.
3
陈惟蓉,吴念乐.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恢复与建设小班讨论课的尝试[J]
.物理与工程,2005,15(1):45-49.
被引量:3
4
隆瑞.
人生处处皆大事[J]
.内蒙古教育,2007(08X):52-52.
5
朱邦芬.
如何学习知识——从一所高中和一个大学物理系的成功谈起[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2):1-7.
被引量:3
6
赵九章简历(1907—1968)[J]
.国际地震动态,2007(8):3-3.
7
朱邦芬.
感恩和感言——系主任朱邦芬院士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建系8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J]
.物理与工程,2006,16(4):2-3.
8
1980年3月6日 电子学家、教育家冯秉铨逝世[J]
.教育与职业,2011(10):110-110.
9
郝景芳.
我的少年阅读史[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16,0(12):52-53.
10
虞昊.
论物理系和物理学在高校的战略地位[J]
.物理通报,2001,22(2):1-4.
被引量:1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