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审美”是审美“!艺术”还是艺术!——关于“跟着走”与回到“硬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去年深秋,我与赵毅衡、刘旭光等许多学界朋友在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见面。会上热烈的讨论,激发了兴致,也打开了思路。记得好像毅衡兄提出了一个话题,我也作了回应。当时相约,把谈的内容写下来,找一个地方发表。回到北京后,就像人生中许多的经验一样,过去的就过去了,只留下关于愉快经验的记忆。最近旭光一再催促,
作者
高建平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4,共9页
关键词
“硬译”
审美
艺术
学术会议
赵毅衡
经验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
1
黄兴涛.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
.文史知识,2000(1):75-84.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聂振斌先生.《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共引文献
60
1
陈真.
生命的光彩与力量:美育自觉之路[J]
.美育,2021(6):28-35.
被引量:2
2
王确.
中日交流史中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1(2):29-54.
被引量:2
3
王德胜,杨国龙.
现代中国美学发生问题考略[J]
.东岳论丛,2021(3):19-29.
被引量:4
4
郑子路,臧新明.
近代日本“美学”译名的流变[J]
.东方丛刊,2024(1):121-135.
被引量:1
5
赖勤芳.
作为中国美学术语的“形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35-44.
被引量:2
6
刘悦笛.
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J]
.文艺研究,2006(2):13-19.
被引量:20
7
杨燕宜.
“美学”及“审美”考源——兼谈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J]
.人民音乐,2007(10):68-71.
被引量:6
8
邓庆坦,邓庆尧,赵鹏飞.
现代文化视野下建筑文化的觉醒——20世纪初中国新型建筑文化观念的形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57-361.
9
杜学敏.
美学:概念与学科——“美学”面面观[J]
.人文杂志,2007(6):113-118.
被引量:10
10
姚文放.
“审美”概念的分析[J]
.求是学刊,2008,35(1):96-102.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100
1
孔令翠,刘芹利.
中国农学典籍译介梳理与简析[J]
.当代外语研究,2019,0(4):106-114.
被引量:8
2
王德胜,杨国龙.
现代中国美学发生问题考略[J]
.东岳论丛,2021(3):19-29.
被引量:4
3
姜望琪.
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
.上海翻译,2005(S1):80-84.
被引量:172
4
苏力.
当代中国的法学著作翻译——从制度或经济学的角度考察[J]
.清华法学,2004(1):130-149.
被引量:16
5
曹顺庆.
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
.文艺研究,1999(4):33-35.
被引量:46
6
孙周兴.
我们如何敲打词语[J]
.浙江社会科学,1999(2):156-157.
被引量:3
7
辜正坤.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4):44-51.
被引量:88
8
辜正坤.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
.中国翻译,1998(6):17-22.
被引量:92
9
周有光.
文化传播和术语翻译[J]
.外语教学,1992,13(3):64-73.
被引量:27
10
古庄.
学术论著的翻译:一种文体的探索——以罗素《西方哲学史》论欧洲文艺复兴诸则译文为例[J]
.外国语,1983,6(1):3-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彭阳华.
对外传播视阈下中国文学术语英译:阐释与规范[J]
.译苑新谭,2021,2(1):126-132.
被引量:1
2
王伟.
审美:参与及超越[J]
.文艺争鸣,2012(1):40-43.
被引量:1
3
伏飞雄.
从符号学定义艺术[J]
.社会科学,2013(9):179-186.
4
黄仲山.
“回到”生活 “沉思”理论——高建平教授学术思想述评[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7):5-9.
5
高建平.
新感性与美学的转型[J]
.社会科学战线,2015(8):131-138.
被引量:12
6
陆正兰,赵毅衡.
“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纠缠带给中国学术的难题[J]
.中国比较文学,2018,0(3):41-51.
被引量:8
7
郭思恒,刘旭光.
在翻译之后开始:论学术译名的延异——以aesthetics、文艺学和ontology的翻译事件为例[J]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5):1-7.
8
张金娟.
当代文化批评的困境与新审美主义的突围[J]
.榆林学院学报,2024,34(6):61-67.
9
张保国.
中国学术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东外语教学,2024,45(6):113-1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孙月.
置于艺术学、美学与哲学之间的音乐美学[J]
.音乐研究,2021(3):61-71.
被引量:4
2
罗艺峰.
中国音乐美学:现状与前瞻(上)[J]
.北方音乐,2022(1):65-73.
被引量:5
3
吴子林,周娆.
走进历史 扎根现实——2012年度文艺学研究前沿报告[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5):147-157.
4
吴子林,陈浩文.
多元·对话·整合——2015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
.文艺争鸣,2016(4):114-126.
被引量:1
5
李维.
感性科学和身体美学:《美学意识形态》的伦理之维[J]
.中国图书评论,2017,40(5):91-97.
6
李新亮.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批判寓言——评赵玫中篇小说集《蝴蝶飞》[J]
.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94-100.
7
赵毅衡.
为“合目的的无目的性”一辩:从艺术哲学看当今艺术产业[J]
.文化研究,2018(4):5-22.
被引量:4
8
范玉刚.
文化转向与数字人文视域中的美学研究范式重构[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1):124-134.
被引量:12
9
胡远远.
基于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的新时代大学美育探索[J]
.美育学刊,2020,11(6):20-26.
被引量:13
10
陶赋雯.
新感性的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欲望书写”的电影改编[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1):110-115.
1
赵增梯.
追怀余旭烈士感赋[J]
.老人世界,2017,0(4):44-44.
2
姜旭光.
祝福您,祖国[J]
.东北后备军,2008,0(1):1-1.
3
杨继新.
黄梅张思永福利院[J]
.东坡赤壁诗词,2016,0(2):48-48.
4
赵旭光.
赵旭光的诗[J]
.满族文学,2014,0(4):64-65.
5
刘鹿宁.
赞赵旭光——鹧鸪天两首[J]
.中华魂,2007(12):68-68.
6
赵旭光.
赵旭光的诗(3首)[J]
.诗歌月刊,2009,0(9):71-72.
7
聂中涛,邹旭光.
奇迹,往往在厄运中出现[J]
.军事记者,2001(8):24-24.
8
冯宪光.
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基本问题研究 主持人语[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2):95-96.
9
高吉国.
《文艺理论研究》“青年理论家论坛”会议综述[J]
.文艺理论研究,2014(6):208-209.
10
程海.
草野间的天才[J]
.金秋,2006,0(3):46-47.
文艺争鸣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