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双千五田”立体栽培的类型模式及其书写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结合“双千五田”(即667m 2 产量750kg,产值1500 元)立体栽培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概括了两种基本类型和30 多种主要模式,并对其书写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类型以“常套—埂套—前套—后套”的书写顺序,模式以“主套作物—常套作物—埂套作物—前套作物—后套作物”的书写顺序,突出了主套作物、常套作物在立体栽培中的产量和效益地位,是对传统的以收获先后书写顺序的改革。类型模式的书写符号,以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写符号书写,既表示中国是立体栽培的发源地,又表达了类型模式的基本含义,扩大了类型模式的信息量。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34-35,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6

  • 1赵延魁,王玉凤,阎春风,徐亮,王大君.玉米小麦间套作对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4(1):11-14. 被引量:12
  • 2乌瑞翔.双千五田立体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9-137.
  • 3邵秀莲.赤峰地区亩产吨粮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1996,(1):22-22.
  • 4崔玉轩.对米麦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A].科教兴国从书.中国现代农业文库(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305-306.
  • 5赵淑珍.河北省立体农业综述[A].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0.
  • 6张景臣,魏子臣.实行立体栽培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捷径[A].科教兴国丛书.中国现代农业文库(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289.
  • 7白栋才.小麦栽培的新突破[A].科教兴国丛书.中国现代农业文库(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854.
  • 8沈秋兴,杨文志,苟红旗,等.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A].见: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模式[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7-181.
  • 9赵淑坤,赵延魁,闫春风,等.辽宁省立体农业综述[A].见: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85-588.
  • 10李巧菊 周广余 荆宇 等.对辽宁省吨粮田有效途径与立体技术体系的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1992,(5):1-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