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如何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就业竞争力的含义和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应具有的就业素质。分析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综合我校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
沈学杰
潘日鸣
廖乐平
机构地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18期183-183,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基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就业专项重点项目"关于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基层就业能力的研究"(08ZZ02)
关键词
增强
学生
动手能力
提升
毕业生
就业
竞争力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王新辉,张跃勤,刘辉,谢明华,郭民利,石成刚.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23.
被引量:11
2
吴继忠.
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J]
.职业时空,2008,4(7):52-52.
被引量:3
3
覃思鼎.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33-35.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吴碧英,王艺明.
社会选择理论与森的贡献[J]
.浙江学刊,1999(3):73-76.
被引量:2
2
郦波.
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J]
.中国成人教育,2006(4):50-51.
被引量:11
3
钟一彪.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5-77.
被引量:91
4
田开坤,黄燕霞,彭琦.
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95-97.
被引量:6
5
智联梅.
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56-57.
被引量:4
6
黄敬宝.
自身因素与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J]
.高教探索,2007(4):117-120.
被引量:35
7
程立军,王丽娜,马义.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EB/OL].(09-01-13).http://www.studa.net/zhiye/090113/08450880.html.
8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EB/OL].(2009-11-05).http://news.qq.com/a/20091105/000123.htm.
9
合肥学院电子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电子设计竞赛综述报告[EB/OL].(2008-07-23).http://www.hfuu.edu.cn/zlgc/dzx/f14.htm.
10
王晓岩.
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54-59.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29
1
窦秀明.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6):58-59.
被引量:4
2
金桃花.
对新一轮卫技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择业方向问题的思考[J]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87-88.
3
曾爱华.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探讨[J]
.纺织教育,2009,24(2):73-74.
被引量:7
4
张波,肖俊涛,陆海杰,吴海霞,朱琦.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J]
.考试周刊,2009(35):185-186.
被引量:3
5
李弘.
略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80-84.
被引量:9
6
冯丽霞.
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1):183-184.
被引量:1
7
王新红.
大学生就业意向和行为特点现状调查——基于上海某高校的实证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2):34-38.
被引量:3
8
宋翅云,吴海霞,肖俊涛,张波.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
.考试周刊,2010(43):198-199.
被引量:1
9
赵璐璐,董春秋.
基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
.文教资料,2011(4):230-232.
被引量:4
10
王新辉,刘辉,谢明华.
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生的创新素质培养[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27-12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
1
侯义锋,吴燕端,邹木春,郑瑶,姚高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的研究和实践[J]
.科技信息,2009(26):20-20.
被引量:2
2
刘东,卢进军,卢超.
新形势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信息,2010(8).
被引量:8
3
张天顺,陈立畅,张立芸.
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全国商情,2010(22):89-90.
被引量:3
4
彭小平,郑建生.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探讨[J]
.科学咨询,2011(2):87-88.
被引量:2
5
杨海马,刘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我知识结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112-114.
被引量:3
6
季宝杰,李勉,贾芳,谷小青,马斌强,邹彩虹,袁超.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3):124-126.
被引量:5
7
徐文华.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几点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78-1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勉,季宝杰,姚传安,王秀山,吴昂,袁超.
农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
.科技视界,2012(8):82-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勉,贾树恒,顿文涛,吴昂,姚传安,路康,袁超.
综合性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农业网络信息,2014(3):118-121.
2
魏占胜.
农业院校机械电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6):212-212.
被引量:1
3
胡晓亮.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思考[J]
.电子制作,2013,21(24):116-116.
被引量:3
4
闫佰慧.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思考[J]
.科学中国人,2014(9X):161-161.
1
钟秉林.
把好“三关”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2(6):7-8.
被引量:28
2
马向荣.
结合中职专业特色实施语文教学探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3(8):109-109.
3
董顺强.
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257-258.
被引量:4
4
张文.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4):77-80.
被引量:2
5
刘冬雪,康洁.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
.科教导刊,2012(10):42-42.
被引量:1
6
李琳.
电子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
.科教文汇,2009(33):66-66.
7
黎平.
提高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0(6):30-31.
被引量:6
8
赵炜中,高丽.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J]
.经营管理者,2013(6X):264-264.
9
刘洋.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2):151-152.
被引量:13
10
王志鹏,宋歌.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6):97-99.
被引量:1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