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声律为纲,以情趣和意象为目,朱光潜诗学理论具有十分浓厚的"音律中心论"色彩。然而,这种声律诗学明显受到传统诗学特别是明清格调诗学的深刻影响,表现在批评实践方面,就是其在格调诗学因声辨体、以声论调、沿声求境的传统方法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音律本体"的诗歌批评与鉴赏原则。其因声感人的影响观、以声辨体的文体观、由声论调的欣赏观以及由声论境的境界观等等,就是这种"声律批评"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朱光潜继承格调批评传统的内在动力在于对新诗形式失范的焦虑,其声律批评是古今诗学贯通的一种带有建构性的试验,对于中国新诗批评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6,共6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古代诗话与现代抒情诗理论"(20090461130)
                    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古典诗学资源与现代汉语诗论建构"(201003595)
            
    
    
    
                作者简介
赵黎明(1968-),男,湖北宜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二站博士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