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现代壮医体质学理论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表现在生命过程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
作者
唐汉庆
黄秀峰
梁楚晗
机构地区
右江民族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壮族
体质
壮医理论
分类号
R291.803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1
参考文献
1
1
陈爱玲,赵兰才,阮金玉,刘存勇,王宏宇,刘玉茹,吕国栋,于彦,王青.
生活方式对中医体质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山西中医,2009,25(3):42-43.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何裕民.2268例男女体质差异调查分析.江西中医药,1986,17(3):45-47.
共引文献
37
1
吴佩珊,陈洁瑜,李斐,罗仁,赵晓山.
湿热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460-2465.
被引量:25
2
童瑞敏,向春婕,徐硕,王舟怡,骆文斌,陆斌,张军峰.
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演变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1-6.
被引量:2
3
吴金金.
青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医体质与健康教育的关联性[J]
.糖尿病天地,2018,15(6):37-38.
4
丁宇炜.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2):71-75.
被引量:30
5
董建新,王珍,舒成章,何秋频,张红,沈旭慧.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6):63-64.
被引量:8
6
施伶俐,王珍,舒成章,王盛,何秋频,沈旭慧,张红.
湖城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女性体质类型分布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8):566-568.
被引量:1
7
张红,王珍,沈旭慧.
不同血糖状态中老年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2):824-825.
被引量:2
8
彭海聪,陈进春.
中医体质学的临床研究概况[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116-118.
被引量:2
9
李慧,安冬青,谢晓柳,曾琳.
660例新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4-17.
被引量:18
10
陈智颖,王惠珍.
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体质研究现状[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145-1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6
1
秦彦,梅晓云.
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老年病关系研究概述[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31-134.
被引量:30
2
刘焕兰.
《内经》衰老机理解读[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120-122.
被引量:5
3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被引量:2079
4
何裕民.
体质结构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6):33-36.
被引量:11
5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被引量:459
6
朱燕波,王琦,薛禾生,折笠秀树.
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被引量:254
7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王爱祯,吴宏新,赵贵芳,高春霓,李万顺.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被引量:3660
8
林辰.
略论壮医对毒的认识[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3):12-14.
被引量:12
9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10
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
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51-654.
被引量:206
引证文献
11
1
何思陆,陆高翔,梁烨,韦彤雁,李清锋,李天资,赖腾芳,唐习强,李近都.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野芭蕉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01):40-42.
被引量:5
2
唐汉庆,劳传君,林朝文,文全泰,李芸达.
广西百色市壮族群众壮医偏颇体质类型分布调查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1-3.
被引量:9
3
唐汉庆,林朝文,李克明,李芸达,文全泰.
120例人群脾、肾虚证随年龄变化特点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5):672-673.
被引量:3
4
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梁楚晗.
壮医药理论与中医学对“毒”论说的比较浅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902-904.
被引量:14
5
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林朝文,李克明,李晓华.
“三道两路”、“毒虚致病论”与壮医体质治疗学内涵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413-1415.
被引量:24
6
梁蔚莉,何采辉.
1,000例佛山市顺德地区居民中医体质状况调查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6,22(19):47-49.
被引量:4
7
唐汉庆,冯悦,李克明,黄秀峰,舒方义,廉春容,王露瑶.
壮医对失眠患者体质分型思想与防治探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8):1631-1633.
被引量:5
8
闫雪秋,冉利梅,聂四平,杨媛.
不同中医体质体检人群的SCL-90评分[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4(4):484-488.
被引量:16
9
陈春玲,蔡涛,李玉华,尹胡海,黄婕,岳桂华.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600例广西壮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J]
.河北中医,2019,41(5):679-683.
被引量:6
10
陈奕滔,朱鸿,朱祝生,冉利梅.
贵州省苗族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9):60-6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王美全,卢天才,黄凤慧,王琪,李江丽,李凤珍.
壮医水蛭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5):14-16.
被引量:2
2
秦伟彬,何贵新,莫霄云,张清伟,唐新越,杨朔,玉黎燕,胡梦弦,韦娟,詹玲君.
壮医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初步伦理探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9):61-64.
3
刘红娟,向美英,杨燕妮,梁定仁,李凯风.
壮医老年体质分型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8):66-68.
4
王文卢,唐菀羚,黄永.
从壮医“毒虚致病”理论探讨中风的病机及治则[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6):59-61.
被引量:4
5
李伟伟,雍亚云,赵美莉,梁绍满,林兴旺.
壮药三十六荡坎蛤散治疗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机理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54-55.
被引量:7
6
田鑫,徐丽丽(指导).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忌口”思想浅析[J]
.光明中医,2020(8):1153-1155.
被引量:2
7
何思陆,陆高翔,梁烨,韦彤雁,李清锋,李天资,赖腾芳,唐习强,李近都.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野芭蕉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01):40-42.
被引量:5
8
Xiao-Wei He,Xin Huang,Jia-Qi Di,Bing Wang,Xing Yin.
Value of Zhuang medicin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bark for evalu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TEN,VEGF in chronic wounds rats[J]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2019,25(11):1-4.
9
朱闽,荀建宁,覃兆伟,周凯,梁永协,戴芳,刘英,徐楠,胡恩宜.
壮药前列舒外洗剂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性科学,2014,23(9):62-65.
被引量:4
10
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李克明,李晓华,窦锡彬.
壮医药理论中“公药”“母药”配伍规律及应用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319-2321.
被引量:6
1
张剑荣,王祥,黄克臧.
《内经》体质学观点浅析[J]
.新疆中医药,2005,23(5):2-3.
2
蓝日春.
谈谈壮医的治病机理及用药特点[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7,6(3):1-2.
被引量:11
3
严欢,程正,甘英辉,顾兴平.
顾兴平运用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治疗不寐[J]
.河南中医,2013,33(10):1805-1805.
被引量:2
4
张彪.
中医体质学说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96-3197.
被引量:6
5
李杰.
浅谈体质辨证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26(4):277-278.
被引量:3
6
景浩.
论体质与证的关系[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2):82-82.
7
吴石华.
气功治疗爱滋病的可能性探讨[J]
.气功与科学,1989(4):13-13.
8
黄汉儒.
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7.
被引量:151
9
谢薇,王志红.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70-474.
被引量:24
10
王敏,何文彬.
瘀血体质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7,22(2):48-50.
被引量:1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