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统计,75%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1].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且不足37周(196~258d)的分娩者[2],早产是引起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首要因素.尽早预测早产并对其进行恰当的干预,是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3].以往常使用临产妇宫颈阴道分泌物或血清中的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IL-6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改变预测早产的发生,但其准确性和灵敏度还有待提高[1-5].笔者通过测定先兆早产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 IL-6以及 hCG的浓度变化[1-3] ,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探讨新的预测早产的方法,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客观的依据.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36-938,共3页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金
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2065)
温州市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11B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