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基于自身特点的微博舆论在网络舆论乃至社会舆论形成方面发挥出越来越肯綮的作用。微博舆论在结构上显现出参与性与互动性交融、节点化与网状化交融、低燃点与多热点交融,在内容上呈现出正相关与负相关相融合的态势。因而微博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策略要从当下微博舆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保障微博舆论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前行。
作者
赵文晶
刘军宏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5,共4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关键词
微博
舆论引导
策略研究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1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参考文献
2
1
夏雨禾.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4):60-69.
被引量:174
2
孟波.
微博是如何颠覆传统传播方式的[J]
.社会观察,2010(10):55-57.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4
2
邝新华.《国产微博盛衰史》[J].新周刊,2010,(2).
3
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J].南方传媒研究,2010,(21).
4
新浪CEO曹国伟透露,新浪微博用户已达5000万,http://www.enet.com.cn/artiele/2010/0304/A20100304616765.shtml,2010年3月4日.
5
Erving Goffman,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1.
6
Erring Goffman,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1.
7
R.H. Turner, " Social Roles: Sociological Aspects.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an, 1968.
8
Erving Goffman, Encounters: Two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Interaction, Indianapolis : Bolobs - Merrill, 1961.
9
Herbert Blum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9.
10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1990.
共引文献
201
1
贾冰.
公共阐释对信息传播的适配性——以微博为例[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0(1):256-265.
2
邵壮.
公共卫生事件中明星型意见领袖表达行为及动因分析[J]
.新闻知识,2022(8):79-84.
被引量:1
3
金晓春,金永成.
微博的“广播”效应探析[J]
.新闻界,2011(2):36-37.
被引量:7
4
剌啸媛.
“微博问政”背后的伦理阐释[J]
.传承,2012(12):94-95.
被引量:1
5
任明,杨守伟.
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形成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3):180-184.
被引量:2
6
张雯谦,吕锋超,黎思杙.
以微博为载体的高校精品文化活动建设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博观”读书活动为例[J]
.东南传播,2013(7):26-28.
7
芦何秋,郭浩,廖俊云,石慧,沈阳.
新浪微博中的意见活跃群体研究--基于2011年上半年27件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数据分析[J]
.新闻界,2011(6):153-156.
被引量:18
8
计维斌,谢珍君.
微博互动对网络购买态度的影响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3(3):107-110.
被引量:4
9
静丽贤,韩继伟,马洪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平台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7):64-65.
10
谢瀛.
微博的“即时广播式”传播方式[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287-287.
同被引文献
187
1
于亚光,王想平.
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J]
.北京教育(高教),2005(3):26-27.
被引量:8
2
刘亚非.
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7):29-30.
被引量:8
3
陈桂蓉,练庆伟.
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23-27.
被引量:46
4
丁未.
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53-58.
被引量:28
5
[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8.
6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王晨.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N].人民日报,2011-10-14(2).
8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14.
9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4-69.
10
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26
1
张盛文,刘玉萍.
基于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若干思考[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40-143.
被引量:1
2
缪志波.
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2(1):118-122.
被引量:32
3
唐爱芳.
微博舆论的自净化力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2(5):264-265.
被引量:2
4
赵文晶,刘军宏.
全要素/全过程视角下的微博评论创新路径[J]
.中国软科学,2012(5):175-181.
被引量:7
5
孙嘉卿.
微博谣言特征及辟谣策略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的质性研究[J]
.中国出版,2012(10):19-22.
被引量:15
6
张萌,余芬芬.
微博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J]
.新闻世界,2012(7):139-140.
被引量:14
7
徐亚卿.
微时代下泛娱乐化的思考和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12(20):186-187.
被引量:3
8
武澎,王恒山,刘奇,石恒.
微博中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者被“加关注”的阈值模型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11):11-13.
被引量:3
9
向翠林,周萍,刘青.
微博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困境及策略[J]
.职业时空,2012,8(12):58-59.
被引量:6
10
马自泉.
微博舆论视阈下的政府社会管理创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2):61-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路雪珂.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微博谣言社会动员式叙事研究[J]
.新闻传播,2020(22):14-15.
2
谌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0(9):66-67.
被引量:1
3
毕馨爻.
微博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296-298.
4
黄润榕.
微博:微时代下学校德育的新载体[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69-70.
5
李琼,张菁,马素伟.
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研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4(1):42-46.
被引量:12
6
陈静宇,王春国,唐小飞.
新媒体传播对转发意愿及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6):129-135.
被引量:10
7
高军红.
微博对当今在校医学生交流方式影响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109-109.
被引量:1
8
潘从义.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96-99.
被引量:13
9
姜赢,万里鹏,张婧,葛思坤.
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研究——以政治敏感信息的监测与引导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4):92-96.
被引量:8
10
孟达,刘颖洁.
高校微博舆论生成机制及引导策略[J]
.新闻世界,2013(4):157-158.
被引量:10
1
马利斌.
问效:舆论监督的肯綮[J]
.理论观察,2005(1):110-111.
2
韩英贤.
生活·阅读——漫谈积累资料[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0(2):55-58.
3
高珊.
网络舆情的易燃点、规律及应对[J]
.青年记者,2017(3):84-85.
被引量:2
4
周林玲.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兴起原因探析[J]
.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117-119.
被引量:6
5
范玉刚.
网络媒体引爆政治“燃点”[J]
.人民论坛,2011(4):42-43.
被引量:2
6
张宝凤,姜廷礼.
万紫千红到笔端——读《辽宁档案》管窥[J]
.兰台世界(上旬),1993,0(11):43-43.
7
刘杲.
图书市场的重新组合[J]
.出版广角,1997(2):7-8.
8
余柯君.
《肯綮录》作者及成书时代献疑[J]
.浙江学刊,2017(2):120-124.
9
邹振东.
台湾舆论发展变化的历史拐点及趋势[J]
.台湾研究,2006(3):6-12.
被引量:2
10
刀尔登.
不读《尔雅》[J]
.全国新书目,2012(4):13-13.
中国出版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