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专业与产业难以做到有效对接。本文在分析专业与产业对接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的几种策略。
作者
孔祥富
机构地区
江苏省句容职教中心
出处
《广东教育(职教)》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与产业对接
策略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5
1
谢炜聪.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策略[J]
.教育探索,2012(8):28-29.
被引量:2
2
曾令奇.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6-67.
被引量:57
3
蒋德喜.
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23-26.
被引量:11
4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通知(教职成[2010]13号)[Z].2010-11-27.
5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Z].2012-05-08.
6
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陈凌,张原.中国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8
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4.
9
辽宁省政府.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2011.
10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Z],2012.
引证文献
10
1
王伟军.
当前高职院校困境中的突围之路[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1):147-148.
被引量:2
2
钱国华.
略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战略重点的对接[J]
.教育与职业,2012(18):14-16.
被引量:5
3
赵丽颖,宋汉利.
高职建筑类专业与产业集群对接模式研究的构思——以营口为例[J]
.经济视角(下),2013(3):142-143.
4
罗生芳.
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的探索——以梧州市为例[J]
.广西教育,2013(7):10-11.
5
李娟.
试论基于系统论方法的水利高职教育专业建设[J]
.文教资料,2013(13):101-102.
6
王美林.
基于产业战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4(3):16-18.
被引量:2
7
徐勇军,高燕.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对接的几点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4(12):40-42.
被引量:7
8
黄凤仙.
让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J]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9-12.
9
傅国娟,刘媛媛,刘文超,韩晓琳.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究[J]
.山东化工,2019,48(22):235-235.
10
黄琼.
论高职专业与产业的对接[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8,0(4):36-3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许晗.
从产业融合视角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21):28-30.
2
顾卫杰.
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30-131.
被引量:3
3
潘勇,许宁.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2):110-111.
被引量:12
4
夏慧夷.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14(14):5-7.
被引量:10
5
李爱平.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
.当代音乐,2015(3):40-41.
被引量:6
6
王美林.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
.教育评论,2015(5):21-23.
被引量:5
7
胡垂立.
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5,0(3):69-69.
被引量:2
8
孙蕊.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47-48.
被引量:7
9
郑鹏飞,散晓燕.
高职机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12):268-269.
10
王北生,李雪莹,王为民,王程程.
河南省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9-13.
被引量:5
1
徐勇军,高燕.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对接的几点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4(12):40-42.
被引量:7
2
李继宏.
围绕“五个对接”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J]
.物流技术,2013,32(7):458-460.
被引量:6
3
潘尚河.
以“五个对接”推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J]
.广西教育,2012(39):73-74.
被引量:16
4
雷鸣.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J]
.决策探索,2011(24):42-43.
被引量:1
5
胡金新,曹征.
校企结合,专业与产业对接,彰显高职教育特色[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3-65.
被引量:2
6
林小星.
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改革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4(30):26-28.
被引量:4
7
许国强.
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2,0(1):52-54.
被引量:3
8
吴勇.
以“对接产业”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4):42-45.
被引量:2
9
房风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亟需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30):67-69.
被引量:3
10
姚辉波.
高等职业院校基于专业资源优势的社会服务模式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6):135-136.
被引量:3
广东教育(职教)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