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APTT测定及标准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及相关抑制物的检测和APCR现象的筛检,肝素治疗的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现就APTT临床应用及标准化有关问题作一简述。1临床应用进展1.1抗凝治疗的监测: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是肝素。APTT...
作者
滕飞鹏
机构地区
四川省人民医院
出处
《四川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388-389,共2页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APTT
测定
标准化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446.1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王鸿利.
防拴和溶栓治疗实验室监测的参考意见[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9):498-499.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4
1
杨建宇,何波,杨扬,张小超,郑金丹,沈志强.
天麻醒脑胶囊的溶栓作用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756-760.
被引量:19
2
甄彤,魏学忠.
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4):306-307.
3
高凤敏,钟秀珍,赵莹,李华,游汛.
肝素加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18(3):39-40.
4
安士英.
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3):162-163.
被引量:12
5
张冉,戴瑛,程新锐,陈若芸,杜冠华.
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成药,2006,28(10):1479-1481.
被引量:13
6
申刚,陈德基,何明基,王林,乔宏宇.
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2):102-103.
被引量:8
7
佘鸥,邓军卫,李志芳,甄茗,余启华.
湖南地区凝血常规指标检测准确性的研究和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8):693-695.
8
高瑛.
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J]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8,17(1):53-54.
9
丁宇栋.
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9):934-935.
10
周景芬.
介入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0,31(3):305-30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程烽,朱忠勇.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及在抗凝治疗中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111-113.
被引量:63
2
朱忠勇主编.实用医学检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1992,228.
3
丛玉隆.
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及质量控制[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261-262.
被引量:56
4
朱忠勇.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附纤维蛋白原测定推荐方法和淘汰过时的出凝血时间的建议)[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312.
被引量:179
5
王金行,赵明,赵越,王艳辉,路健,张丽霞.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1):71-7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苏学飞,陈广新,左中越.
全自动凝血仪在临床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8):77-78.
被引量:2
2
毛和香,李良琼,胡世蓉.
PT、TT、APTT自制质控血浆稳定性的探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3):84-84.
被引量:7
3
葛学顺.
常规凝血检查室内质控血浆的制备与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3):184-185.
被引量:5
4
林莉,徐宁,庄俊华,黄宪章.
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APTT结果比较[J]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2):54-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祁宏英,刘翔,吕建春.
凝血检验室内质控血浆的研制及应用评价[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77-478.
被引量:2
2
曾张琴.
APTT检测探讨及对策[J]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400-400.
3
肖作淼,张友三.
自制正常值质控血浆应用于凝血项目检查的探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83-83.
被引量:3
4
胡亚远,林爱华,钟金清.
上海长岛血凝试剂稳定性探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6):644-644.
5
楼许柏,马章林,刘良田.
CA510血凝仪管道系统的性能检查及故障预防和排除[J]
.医疗装备,2011,24(5):88-90.
被引量:1
6
叶小群.
自制凝血检验室内质控血浆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11,30(31):176-176.
7
华丽姿.
自制凝血质控物稳定性及复融方式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99-1301.
被引量:5
8
吴永岳,黎雪英,陈龙培,吴传兴.
凝血检验质控血浆的制备及评价[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3):405-406.
9
刘小勇,冯金.
D-二聚体质控品复溶后稳定性及复融方式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168-169.
被引量:2
10
廉小亲,郭卫平,张晓力,段振刚,张丽娟.
血凝分析仪凝血过程参数检测系统设计[J]
.测控技术,2015,34(2):39-43.
被引量:2
1
滕飞鹏,杨明清.
APTT测定及标准化问题探讨[J]
.医学科技,1999(1):48-49.
2
蒋茜,毛朝明.
影响PT和APTT结果原因探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02-1103.
被引量:3
3
朱海英.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158-158.
4
焦阳.
各种实验条件对PT和APTT测定值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1):60-60.
被引量:1
5
费亚涛,陈广凤.
标本分离条件对PT及APTT测定值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6):774-775.
6
李盛丽,罗红权.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取血对APTT测定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69-5069.
7
王军文,史耐云,郭天坤.
不同HCT水平心肌梗死患者肝素治疗过程中APTT测定结果偏差及影响机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803-2804.
被引量:2
8
关丽萍,韩淑华.
PT、APTT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4):197-198.
被引量:2
9
李作水.
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因素的分析[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2):176-177.
10
傅行财,夏雯.
抗凝剂与全血不同的抗凝比例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中国新医药,2003,2(9):86-86.
被引量:2
四川医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