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快乐因子刺激疗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在嘉兴市康慈医院住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施快乐因子刺激疗法,使患者感到自豪、满足、愉快,以改善患者情绪,并与未接受快乐因子刺激疗法的VD患者对照比较,以探讨快乐因子刺激疗法对VD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
吴卫英
机构地区
浙江嘉兴市康慈医院
出处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患者
刺激疗法
疗效观察
因子
住院治疗
嘉兴市
VD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4
1
Aalten P, de Vugt ME, Lousberg R, et al.Behavioral problems in dementia: as factor analysis of the 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003, 15(20):99-105.
2
张新凯,张明园,李春波,何燕玲.
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心理社会危险因素[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22-25.
被引量:41
3
朱思明.生理学[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83.
4
孙素侠,王艳.
高龄离休患者实施快乐因子刺激疗法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7):640-64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林芳宇,叶晓青,黄艺仪,蔡卫,郑淑君.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调查[J]
.现代临床护理,2004,3(5):40-41.
被引量:24
2
张明园,瞿光亚.
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心身健康调查设计[J]
.上海精神医学,1989,7(3):101-104.
被引量:9
3
瞿光亚,张明圆.
痴呆和Alzheimer病发病率的初步分析:75岁以上社区中老人的…[J]
.上海精神医学,1989,7(3):159-162.
被引量:2
4
张明园,Yu.,E.
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及其应用[J]
.上海精神医学,1995,7(A01):1-62.
被引量:161
5
解庆凡,王爱平,史艳,杨丽红,邹忆怀.
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3):226-228.
被引量:18
6
史万英,赵明哲,席晓华,赵满荣,张丽华.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策略[J]
.河北医药,2007,29(6):620-621.
被引量:9
7
张新凯.
老年痴呆的社会-心理-环境危险因素(综述)[J]
.上海精神医学,1998,10(A00):57-60.
被引量:12
8
张新凯,李春波,张明园,何燕玲.
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5):335-338.
被引量:8
9
张鹏宇,陈文华,金先桥.
生存质量及其相关观念[J]
.现代康复,2000,4(8):1142-1143.
被引量:26
10
冯正仪,张华,胡永善,王蓓玲,钱晓路,卢惠娟.
家庭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4,7(3):194-195.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4
1
李梁.
血管性痴呆的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18-19.
被引量:2
2
覃少东.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新近防治策略[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79-3881.
被引量:7
3
姚培芬,肖世富,严和骎,王鲁宁,汤洪川,贾建军,徐文祯,苟婴如,马辛,鲍枫,马崔,王达平,龙洁,王春雪,柴斌,苏炳华.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4):198-200.
被引量:5
4
郑华胜,蒋昕,翁赛峥,陈明森,郑润君.
脑器质性神经病智力状况及其与脑CT异常的关系[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4):304-305.
被引量:1
5
闫福岭,韩国玲,洪震.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AGEs和Aβ水平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6):464-465.
被引量:3
6
王立存,张玉莲,冯新义,郭家奎.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J]
.疑难病杂志,2005,4(6):373-378.
被引量:11
7
孙铮,王敬茹,王增英,张淑梅,王目君.
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为理论框架的行为干预[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40-42.
被引量:4
8
张伟骏,陈眉.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防治[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6):396-398.
9
王俊英,孙铮,王敬茹,张淑梅.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6,46(16):56-57.
被引量:2
10
孙铮,王敬茹,王海涛.
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护理进展[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0):773-77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2
1
王丽,李铁军,李雪莲.
积极心理学在神经外科护患关系维护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3):425-426.
被引量:1
2
叶小云,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
对高龄病人实施“愉快因子刺激疗法”的护理与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97-498.
被引量:53
3
赵皎皎,秦发伟,陈士巧.
愉快疗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疗效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5,19(9):1729-1730.
被引量:8
4
周嵚,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被引量:185
5
李君琴,张赋,金丽君.
“愉快因子”在妊娠剧吐护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30-31.
被引量:16
6
费琴仙,陈如南,潘云峰.
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对颅脑外伤致慢性头痛的效果评价[J]
.护理与康复,2007,6(7):437-438.
被引量:4
7
Sheldon KM, Lura K.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 Psychol, 2001, 56(3): 56-67.
8
Seligman ME,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Am Psychol, 2000, 55( 1 ): 5-14.
9
郭利敏,颜卫红.“愉快因子刺激疗法”在巨大儿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3(5):567.
10
陈志云.愉快因子在护理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疗前言,2009,4(21):90,99.
引证文献
5
1
季永华,顾祖文,姚蔓玲,俞来娣,刘薇群.
愉快因子在心理干预护理研究中的进展[J]
.上海医药,2012,33(14):29-32.
被引量:14
2
刘嵩,李英.
积极心理学在现代护理及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1):46-47.
被引量:6
3
姜静.
愉快护理干预妊娠剧吐的心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39-240.
被引量:5
4
张欣,岳容兆,陆凯宇,张姮.
积极心理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教育,2015,12(9):712-714.
被引量:12
5
张来军,秦维.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185-1189.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黄丽芳,万欢,胡霞红,罗兰,谷家仪,龚放华.
一线护士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144-146.
被引量:2
2
高稳,李健,黄孝玲.
积极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健康影响的综述[J]
.心理月刊,2023(16):231-233.
被引量:2
3
刘昊昊,温萌,王佳佳,梁洪波.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3(8):80-82.
被引量:4
4
秦晓红,杨素云.
运用积极心理学优化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1(15):225-228.
5
顾霞.
愉快因子在职业中毒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S02):210-210.
被引量:1
6
田秀娟.
积极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8):104-106.
被引量:6
7
邬维娜,孙丽,楼璐铮,冯金娥.
“愉快因子”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48-1950.
被引量:2
8
何蓓蓓,程杏云,王翠英.
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57-60.
被引量:5
9
易红梅,孔丽娅,余兰仙.
中医院新护士人格特质与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路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3):4006-4011.
被引量:6
10
吕艳.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
.哈尔滨医药,2014,34(4):326-327.
被引量:4
1
赵岳,李永祥,凌铿,钱雅琴,张晓燕.
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对产后抑郁症患者IL-6、IL-1β、TNF-α的影响及其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127-129.
被引量:25
2
脑深部刺激可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症状[J]
.中国医药指南,2006,4(10):70-70.
3
徐志强.
脑血管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J]
.黑龙江医药,2005,18(2):71-72.
被引量:1
4
李正宇,张盘德,陈惠琼,周惠嫦.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hs-CRP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11):1770-1772.
被引量:9
5
嘉兴市第二医院开展网络远程居家康复指导深受欢迎[J]
.卫生经济研究,2014,31(3).
被引量:1
6
汪昕.
迷走神经刺激抗癫癎疗法的新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9,7(3):182-184.
被引量:2
7
吴健乾,徐水凌,莫伟强.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5例急性肺栓塞[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437-439.
8
褚玉霞.
嘉兴市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90-92.
被引量:2
9
王金龙,赵和丹,唐建良,漆文烨.
横断面研究嘉兴市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
.浙江医学,2011,33(5):766-767.
被引量:1
10
Andreas Kupsch Reiner Benecke Jorg Müller.
原发全身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苍白球脑深部刺激疗法[J]
.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中英文),2007,7(1):68-68.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