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佛经翻译与耶酥会士翻译中的格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佛经翻译与耶稣会士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为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宗教传入初期大量采用了格义法,即附会融通本土宗教文本和宗教思想的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格义法的使用及其影响,阐述宗教翻译的特点以及文本、文化的嫁接中体现出的翻译的文化人格。
作者
周薇
机构地区
天津外国语大学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55-156,共2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关键词
佛经翻译
耶稣会士翻译
格义法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惠卿.
义理佛教:从格义到玄佛合流[J]
.求索,2006(1):158-160.
被引量:3
2
罗常培.语吉与文化[M].语文出版社,1996.
3
吕敬.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中华书局,1979.
4
乔曾锐.译论[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册[M].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285b331c367b.
2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M].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851a.
3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4
(唐)杨倞注.《荀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5
.《弘明集·广弘明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页.
6
王根林.《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80,813-814,812,812,818,815页.
7
.《晋书》卷七九《谢安传》[M].,..
8
.《晋书》卷八○《王羲之传》[M].,..
9
.《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居处二三·引王隐《晋书》[M].,..
10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篇》[M].,..
共引文献
2
1
刘惠卿.
六朝义理佛教中的学理型士人探析[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4):70-74.
2
华满元.
重识“格义”[J]
.外国语文研究,2016,2(2):53-60.
被引量:2
1
曾静.
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思想及影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8):45-45.
2
周远梅.
会通以求超胜——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文化观和翻译观[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4):411-412.
被引量:1
3
益西邓珠.
藏族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评析[J]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4(1):77-85.
4
华劭.
关于语言单位及其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问题——苏联科学院《俄语语法》(1980)理论研究之一[J]
.外语学刊,1986(4):44-52.
被引量:1
5
王伊君.
佛经圣经翻译之比较[J]
.青年文学家,2015,0(6X):142-142.
被引量:1
6
刘丽,尹德谟.
文化积淀对口译中短时记忆的作用[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51-53.
被引量:1
7
田湘映.
宗教文本翻译的社会文化影响及其翻译理论之比较[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84-87.
被引量:2
8
张守华.
《诗经》“裘意象”探微[J]
.淄博师专学报,2009(3):54-56.
9
周秀娜,杨胜娟.
传统文化外译驱动高职院校课堂有效性的问题研究[J]
.知识文库,2016,0(11):133-133.
10
夏元.
价值冲突中的《圣经》翻译——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策略和关键译名选择[J]
.中国翻译,2005,26(1):51-55.
被引量:18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