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自觉与《诗经》的自觉意识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毫无疑问,文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阶段。一般认为,文学发端于原始劳动歌谣。这些原始诗歌,有的对劳动生活进行了描绘,如保存在《吴越春秋》中的《弹歌》:
作者
张庆利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文学自觉
自觉意识
《诗经》
《吴越春秋》
劳动生活
《弹歌》
歌谣
诗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杨树增.
“史化”文学与文学“自觉”——论先秦两汉文学的特点[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9):72-78.
被引量:3
2
汪祚民.
文学独立自觉的理论风标——汉代辞赋品评透视[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95-100.
被引量:1
3
张少康.
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2):75-81.
被引量:67
4
詹福瑞.
文士、经生的文士化与文学的自觉[J]
.河北学刊,1998,18(4):84-89.
被引量:25
5
赵敏俐.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155-167.
被引量:80
6
万志全.
论“文学的自觉”理论探讨始自扬雄的“丽”[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1):40-42.
被引量:1
7
赵敏俐.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2):1-8.
被引量:7
8
傅道彬.
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J]
.中国社会科学,2007(6):171-187.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龚克昌.
论汉赋[J]
.文史哲,1981(1):61-70.
被引量:28
2
龚克昌.
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J]
.文史哲,1988(5):69-77.
被引量:52
3
赵敏俐.
论班固的《咏史诗》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兼评当代五言诗研究中流行的一种错误观点[J]
.北方论丛,1994(1):60-67.
被引量:10
4
张少康.
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2):75-81.
被引量:67
5
詹福瑞.
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J]
.文艺理论研究,2000(5):73-78.
被引量:23
6
赵敏俐.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155-167.
被引量:80
7
亚里士多德 罗念生译.《修辞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1..
8
.《论语·先进》[M].,..
9
.《礼记·表记》[M].,..
10
铃木虎雄 许总译.《中国诗论史》[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共引文献
158
1
马草.
文化功能、判定标准与形态分化——魏晋南北朝艺术自觉之再探讨[J]
.华中学术,2022(1):36-45.
2
毛宣国.
修辞批评视域与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J]
.学术月刊,2009,41(1):92-101.
被引量:4
3
杨树增.
“史化”文学与文学“自觉”——论先秦两汉文学的特点[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9):72-78.
被引量:3
4
李郁.
论文学活动中传播的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02-105.
被引量:3
5
周明,胡旭.
关于“文学自觉时代”的再认识[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77-82.
被引量:4
6
伏俊琏.
《汉书·艺文志》的文学思想[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6):126-131.
被引量:3
7
刘欢.
汉代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149-155.
被引量:1
8
闫月珍.
文学的自觉:一个命题的预设与延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9-76.
被引量:9
9
范卫平.
“文学自觉”问题论争评述——兼与张少康、李文初先生商榷[J]
.甘肃社会科学,2001(5):66-68.
被引量:9
10
赵敏俐.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155-167.
被引量:80
同被引文献
11
1
陈文忠.
含蓄美探源[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67-72.
被引量:14
2
赵敏俐.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2):1-8.
被引量:7
3
韩宏韬.
《诗经》重言词正变简论[J]
.甘肃理论学刊,2005(4):95-98.
被引量:2
4
韩宏韬.
《诗经》篇名正变[J]
.唐都学刊,2005,21(4):86-89.
被引量:3
5
韩宏韬.
《诗经》句末语气词正变简论[J]
.学海,2006(1):166-171.
被引量:2
6
韩宏韬.
《诗经》结构正变[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88.
被引量:3
7
李存霞,王琳,杜瑞平.
“文学自觉”年代辨疑[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46-49.
被引量:4
8
林祥征.
《诗经》的修辞艺术及其影响[J]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1):78-83.
被引量:2
9
刘波.
《诗经》中折射出的文学自觉意识——再议文学自觉时代起讫划分[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23(7):118-121.
被引量:1
10
邱静娴.
论《诗经》的音乐性[J]
.北方文学(中),2018,0(11):53-5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韩宏韬,郭琪.
《诗经》修辞正变论——兼及“文学自觉”问题的一种考察[J]
.杜甫研究学刊,2022(3):99-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跃月.
扬雄文艺思想的自觉意识[J]
.重庆社会科学,2023(2):119-128.
被引量:1
1
金寅.
从黄帝《弹歌》说起[J]
.语文建设,2000(5):42-42.
被引量:2
2
禹克坤.
中国文学的比兴原则[J]
.文学遗产,1988(2):21-29.
3
李笑野.
谈谈古《弹歌》[J]
.古典文学知识,2002(2):12-14.
被引量:2
4
欧阳炎中.
中国古代最短的诗歌——原始歌谣《弹歌》赏析[J]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9):44-45.
5
倪璐.
《弹歌》艺术刍议[J]
.参花(下),2015,0(10):149-149.
6
诗歌之最[J]
.语文世界(上旬刊),1997(1):10-10.
7
杨德春.
《弹歌》考论[J]
.图书馆工作,2015,0(3):65-69.
8
杨德春.
《弹歌》考[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3(3):15-18.
9
陈洪波.
吹尽狂沙始到金──试析先秦两汉田猎题材的审美意蕴[J]
.教师教育论坛,1997,23(6):14-16.
10
杨德眷.
《弹歌》考论[J]
.长安学刊,2015,0(3):6-9.
文艺评论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