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碳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金融,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和提高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碳金融的产生和概念,接着论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作者
王建伟
贺锋荣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11年第8期49-50,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碳金融
商业银行
赤道原则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段伟力.
商业银行参与“低碳金融”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
.企业导报,2010(4):137-138.
被引量:10
2
高山.
赤道原则与商业银行发展研究[J]
.华北金融,2009(6):32-35.
被引量:5
3
刘倩,王遥.
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64-69.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长龙.
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J]
.国际金融研究,2006(6):14-20.
被引量:51
2
东航金融.[专题]低碳金融启动银行业面临威胁[EB/OL].中国金融投资网.2009-12-25.13:05.
3
潘永东.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N].金融时报.2010-1-25.
4
马骁.发屉'碳金融"商业银行大有可为[N].金融时报.2010-1-25.
5
王卉彤.应对气候变化的碳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76-177.
6
Sonia Labatt, Rodney White. Carbon Finance: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 M ]. New Jersey: John Wiley &Sons, Inc, 2007 : 11 - 22.
7
陶玲,刘卫江.
赤道原则: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J]
.银行家,2008(1):105-109.
被引量:20
8
彭金涛.
寓义于利:从能效融资到赤道银行[J]
.董事会,2008(8):48-51.
被引量:2
9
聂欧.
碳金融的深浅[J]
.中国名牌,2009(12):58-6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3
1
梅应丹,高立.
中国银行业与中国的碳金融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303-306.
被引量:4
2
刘丽威.
有关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新思路与方法探讨[J]
.商,2012(11):212-213.
被引量:2
3
周德群,孙作人,苏州.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碳金融市场[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2):47-55.
被引量:5
4
王兴,张鑫.
碳金融:实现银行利益和社会责任双赢的有效途径[J]
.经济论坛,2010(11):139-142.
被引量:1
5
秦军.
我国碳金融发展战略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11(2):32-36.
被引量:9
6
李冰.
我国商业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SWOT分析[J]
.海南金融,2011(5):73-76.
7
陈晓春,施卓宏.
论碳金融市场中的政府监管[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39-42.
被引量:8
8
崔晓莹,李慧明.
后京都时代我国碳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
.未来与发展,2011,32(6):16-20.
被引量:3
9
杨大光,张贺,王天舒.
发展碳金融的政府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35.
被引量:3
10
李宾.
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J]
.大众科技,2011,13(10):234-2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王灿,陈吉宁,邹骥.
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潜力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3):310-314.
被引量:23
2
杨红强,张晓辛.
《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碳贸易与环保制约的协调[J]
.国际贸易问题,2005(10):107-111.
被引量:31
3
Alexandre K,Philippe Amhrosi. State and Trend of the Carbon Market[R].World Banking,2010.
4
齐晔,李惠民,徐明.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8-13.
被引量:270
5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4):413-419.
被引量:91
6
朱启荣.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0(1):55-64.
被引量:85
7
陈文颖,吴宗鑫.
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与碳排放限额分配[J]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481-485.
被引量:40
8
郭清马.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
.西南金融,2010(6):65-67.
被引量:13
9
周新.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贸易调整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J]
.管理评论,2010,22(6):17-24.
被引量:47
10
李艳梅,付加锋.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53-57.
被引量:66
引证文献
2
1
王晓玲.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
.对外经贸,2012(5):53-54.
被引量:2
2
胡剑波,王楷文,张智勇.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贸易与碳排放问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1):91-1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晓艳,张斌.
碳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3,34(6):67-70.
被引量:5
2
陆焱平,刘凯.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J]
.中国市场,2013(37):118-119.
被引量:1
3
寇小萱,马畅.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3,43(5):49-56.
被引量:2
4
胡剑波,麦骏南.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趋势预测及结构转移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4,20(1):62-74.
5
胡官特.
农产品贸易研究进展与热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北方经贸,2025(3):58-62.
1
王丰.
浅议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辩证关系[J]
.中国经贸,2016,0(3):138-139.
2
张长龙.
低碳经济语境下的赤道原则及其法律问题[J]
.北方论丛,2010(6):150-154.
被引量:3
3
闵大勤,周志萍.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
.海南金融,2010(6):19-21.
被引量:7
4
陈柳钦.
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25(7):43-49.
被引量:3
5
唐绪兵.
赤道原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的影响和启示[J]
.企业经济,2010,29(10):45-50.
被引量:8
6
梅兴文.
商业银行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6(9):15-16.
7
尹蒂妮.
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
.当代经济,2010,27(18):42-44.
被引量:1
8
李瑞民,张坤.
信用保险:可持续发展投资中不可或缺的支持[J]
.WTO经济导刊,2010(4):68-71.
9
张长龙.
赤道原则-国际金融公司政策的延伸[J]
.特区经济,2006(8):59-60.
被引量:4
10
赵云涛.
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J]
.科技智囊,2000(10):56-58.
知识经济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