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新品种周麦22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2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在多年的小麦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在生产实践中要做到适期适量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合理施肥,搞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措施。
作者
段文卿
机构地区
河南省鹿邑县农业局
出处
《农技服务》
2011年第3期261-261,共1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周麦2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段文卿(1963-),男,河南鹿邑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李金良,侯明翠,刘冬云,高群英.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10):11-11.
被引量:5
2
胡修光.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51-5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林作楫,董中东,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44-46.
被引量:18
2
范秀华.
旱地夏播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70-70.
被引量:16
3
郭瑞林,王林海,王怀苹.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探讨[J]
.农技服务,2007,24(6):15-16.
被引量:13
4
慕美财,张曰秋,李兴佐,单玉珊.
冬小麦高产栽培新途径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8,23(B06):167-172.
被引量:17
5
黄建兵.
皖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8973-8974.
被引量:25
6
袁文先,何艳霞,张东勤.
豫东平原小麦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J]
.种业导刊,2008(11):28-29.
被引量:10
7
李会娟,马小乐,尚勋武,辛培尧.
河湟海东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21-5423.
被引量:3
8
傅晓艺,付艺伟,史占良,何明琦,张士昌,郭进考.
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13-15.
被引量:8
9
王西成,范和君,赵虹.
对小麦品种豫麦18号的综合评估[J]
.河南农业科学,1992,21(5):1-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
1
罗同明,陈亚萍.
大中农场徐麦31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56-56.
2
张建祥,靳秀丽.
小麦宛麦18的特性研究[J]
.农技服务,2010,27(10):1257-1257.
3
周琴,王安宁.
小麦栽培的注意事项[J]
.农技服务,2011,28(1):9-9.
被引量:7
4
臧鑫,曹有平.
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鹤麦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94-94.
被引量:2
5
李芳,高云龙,陈修奇.
皖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11-111.
被引量:1
6
段文卿,刘翠玲.
强筋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8):179-180.
被引量:4
7
蔡影.
明麦1号在新沂的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13-115.
8
邱文革,段文卿.
优质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周麦2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49-50.
被引量:1
9
张立全,李向龙,张晓东.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59-59.
被引量:1
10
苏北,闫修炜.
优质小麦周麦27号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20,0(3):35-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赵朝阳.
小麦冬前及春季田间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27-227.
被引量:15
2
陈卫星.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42-43.
被引量:19
3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
小麦新品种淮麦2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5):155-155.
被引量:2
4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李丽丽,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83-84.
被引量:14
5
李琳.
不同苗情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J]
.种业导刊,2014(3):16-16.
被引量:8
6
史向伟.
小麦播期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J]
.种业导刊,2014(8):21-21.
被引量:4
7
李必忠.
淮麦33在淮安市淮阴区稻茬麦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238-23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徐士清,曾凡华,徐海洋,余真真,黄军仁.
稻茬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2):173-174.
被引量:4
2
梅兹君,杨美丽,徐令超,苏玉杰,程建梅.
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6(7):179-18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梅兹君,刘平丽,靳海蕾.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0(13):46-47.
被引量:3
2
蒋桂香,孙研.
“淮麦3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在淮安地区种植的注意事项[J]
.上海农业科技,2016(4):64-64.
3
王侠.
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7,37(18):142-142.
被引量:1
4
陈子龙.
淮麦33小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3):32-32.
1
汪胜安.
鄂麦10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1992(8):10-11.
2
刘守坎,陈孝赏,林友根,林采舜.
早籼稻台早73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8):1093-1095.
被引量:3
3
马碧英.
三系杂交稻Y优8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2):26-27.
4
唐文友,姚卫华.
绥无腥豆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12-212.
5
江圣福.
“台糯1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7(3):42-43.
6
黄冬寿.
太子参“柘参2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3(12):12-12.
被引量:1
7
刘婷婷,石明,李玉军,张发丽,姚正奎.
小麦新品种丰优10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12,32(2):57-57.
被引量:2
8
查仕韡.
金银花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1).
被引量:1
9
祁永斌,刘庆龙,金庆生,王伟成,林金桥.
高产优质早籼品种辐29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10(2):24-25.
被引量:3
10
陈蕾,叶胜海,石建尧,刘鑫,张伟,唐昌华,金庆生,张小明.
晚粳稻浙粳9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10):1246-1248.
被引量:3
农技服务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