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2-128,143,共8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同被引文献101
-
1白永秀.“抓重放轻”初探[J].经济评论,1999(1):37-40. 被引量:5
-
2李正友.解决银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的对策思考[J].经济评论,1998(3):18-21. 被引量:2
-
3邓宏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比较[J].经济评论,1998(6):9-12. 被引量:14
-
4钟宜彩.谁是国企改革的主体?[J].求实,1999(8):12-12. 被引量:1
-
5邹欣.对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1997,16(4):15-16. 被引量:3
-
6张萍,胡奕明.高负债情况下新型融资工具的开发与运用[J].财务与会计,1999(9):38-39. 被引量:1
-
7王静峰.国有资本退出模式的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7):32-32. 被引量:2
-
8郭武平."金股":国有银行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有效途径——兼论国有银行股权设计[J].金融研究,2004(8):78-85. 被引量:16
-
9张茵,万广华.试析我国贸易余额波动的成因[J].经济研究,2005,40(1):38-46. 被引量:33
-
10吴敬琏.1994年改革实绩的评价与1995年改革重点的设想[J].管理世界,1994,10(6):12-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2
-
1陈宁.航天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造问题初探[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24(5):326-330.
-
2彭成洪.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3(3):5-7. 被引量:4
-
3吴志红,尹航,王亚杰.加强信息化 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20(4):81-83.
-
4刘双林,冯晋.市场竞争条件下国有资本退出路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9-72. 被引量:1
-
5黄永光,林立.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6-7. 被引量:3
-
6张淑敏,刘军.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6(7):78-84. 被引量:15
-
7李晓峰.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9,35(2):76-85. 被引量:18
-
8郑小克.浅议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187-187. 被引量:1
-
9许成安.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本退出问题[J].财经科学,2000(3):41-43. 被引量:6
-
10许成安.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本退出问题[J].南方经济,2000,29(7):37-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61
-
1李晓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改革的宪法学思考[J].西部法学评论,2012(5):32-37.
-
2彭成洪.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3(3):5-7. 被引量:4
-
3何建祥.中国国企改革的关键——遏制垄断[J].经济视角,2013,32(3):57-61. 被引量:2
-
4张前.重塑会计诚信与国有企业退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4):82-85. 被引量:1
-
5张前.从会计诚信危机论国有企业退出问题[J].凉山大学学报,2004,6(3):95-97.
-
6方奕,祝波.外资并购、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资本市场国际化[J].国际商务研究,2005,26(1):1-5. 被引量:2
-
7杨健,张前.论会计诚信危机与国有资本退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3):50-52.
-
8王俊豪.竞争与民营化:中国垄断性产业改革的两大主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26-32. 被引量:4
-
9汤小琴.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理论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时代经贸(下旬),2007(03Z):51-52. 被引量:4
-
10林修凤,游栋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原则及措施[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69-72. 被引量:2
-
1王世君.浅谈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策略[J].青海统计,2002(1):25-27.
-
2孟艳玲,郭伟.关于加快陕西省纺织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陕西纺织,2003(1):12-13.
-
3宋来敏.新时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山西统计,2003(8):27-28. 被引量:1
-
4旷爱萍,宋丹蕾.我国国有企业的重组与创新[J].广西统计,2001(2):30-32.
-
5黄正栋,徐水生.苏州市工业经济的新亮点[J].江苏统计,2001(9):34-35.
-
6张勇.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3(6):56-58. 被引量:1
-
7徐晓陆,王立军.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辽宁经济,2002(2):22-22.
-
8徐方红.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J].蜀都房地产,2000(1):27-29.
-
9冯雨亭,曾欢.产权在会计制度上的主要特征[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0(12):38-38.
-
10运改珍.把握企业改制的重点[J].开采,2000(5):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