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走两条路”到“走一条路”——论丁玲的创作转变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50年5月,丁玲借《陕北风光》修订再版之机,对自己的思想道路作了回顾,认识到自己“过去走的那一条路可能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革命,是社会主义,还有另一个,是个人主义”;“但到陕北以后,就不能走两条路了。只能走一条路,而且只有一个目标。即使是英雄主义,也只是集体的英雄主义,是打倒了个人英雄主义以后的英雄主义”。
作者 秦林芳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两种文学传统’视野下的丁玲文学道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51058) 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种文学传统与丁玲文学道路研究”(批准号:09ZWB004) 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丁玲传论”(项目编号:2010SJD75001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4

  • 1王燎熒.《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J].文学评论,1959(1):67-83. 被引量:16
  • 2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丁玲全集》.第8卷,第89页.
  • 3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4丁玲.《序<桑千河上>》,《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 5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1952年5月25日,《文艺报》,第10号.
  • 6[美]梅仪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2页.
  • 7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式写作-从<舂蚕>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4页.
  • 8丁玲.《遥远的故事》,《丁玲全集》第10卷,第260-261页.
  • 9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 10赵园.《也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J].芙蓉,1980,(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