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完善工程训练内容和手段 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训练指导教师应不断完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
孙方红
徐萃萍
机构地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应用创新型人才
综合素质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孙方红(1980-),男,陕西人,讲师,研究方向:金工教学研究与改革。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1
傅水根,武静.
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7-10.
被引量:53
2
李华中,贺洪江.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86-87.
被引量:4
3
傅水根,严绍华,李双寿,李鸿儒,王天曦.
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2.
被引量:7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傅水根.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被引量:103
2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
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4.
被引量:90
3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1-9.
被引量:96
4
丁洪生,周郴知,杨志兵,王一民,万小利.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4.
被引量:91
5
张亦良,王慕,李晓阳.
创建工程研究型的力学实验基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5-8.
被引量:10
6
傅水根,李生录.
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弊利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5.
被引量:35
7
傅水根,洪亮,李双寿,李生录.
发挥资源优势 创建系列课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0):28-29.
被引量:2
8
傅水根,严绍华,李双寿,李鸿儒,王天曦.
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2.
被引量:73
9
王天曦.论实践教学必须加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1:2-5.
10
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R],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12.
共引文献
122
1
黄璞,童程,杨章静,万鸣华,陈镭.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2022(25):44-46.
被引量:3
2
柯红,黄捷.
数控线切割三维立体作品的创新教学[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5-16.
被引量:6
3
刁鸣,王松武.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体会——八个相结合[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4-6.
被引量:19
4
董丽萍,刘宇,郑军.
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01-104.
被引量:13
5
张承谱,陈东祥,陈金水,叶茗.
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09-110.
被引量:11
6
娄保东.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构想[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96-98.
被引量:6
7
李勇军,李立明,尹新.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21-23.
被引量:67
8
王建伟.
略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新的几个问题[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15-18.
被引量:11
9
张承谱,陈金水,叶茗.
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22-24.
被引量:18
10
娄保东.
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强化大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J]
.实验室科学,2007,10(3):6-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4
1
郭建新,罗辑,郭学惠,夏江涛.
现代工程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S1):251-252.
被引量:2
2
田野,钱桦,陈劭,张健.
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43-45.
被引量:12
3
王孙安,任华,于德弘.
工程训练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37-40.
被引量:30
4
罗正祥.
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2):1-4.
被引量:78
5
方华明.
万世师表 知行合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J]
.教育与职业,2006(10):110-113.
被引量:14
6
刘子建,李勇军.
构建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
被引量:26
7
王利平,武志云,高晓平,史慧,崔景东.
加强实习基地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100-103.
被引量:15
8
刘化君.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的探索[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53-56.
被引量:18
9
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EB/OL].[2007-02-17].http://www.moe.edu.cn.
10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指组(金工).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EB/OL].2008.http://www.edu.cn.
引证文献
7
1
刘凌.
机电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与科技创新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0(19):237-238.
被引量:4
2
伏云,张伟,王冰.
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92-95.
被引量:4
3
徐萃萍,孙方红.
工科院校“知行合一”的实验实训实施路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68-169.
被引量:5
4
李文谦,茅燕勇,贾建波.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本科毕业论文评价中的应用——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4):96-97.
被引量:3
5
孙方红,马壮,徐萃萍.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与探索[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4):100-101.
被引量:1
6
鲁逸人,季民,刘宪华,姜晓峰,刘欢,赵金娟.
IBTI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110-111.
7
李素燕,马彩凤,李文双.
应用型“非机械工科类”专业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17-11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何丹,解成威,张丽玲,薛李强.
机电工程类学生的培养与管理[J]
.快乐阅读,2012(7):6-6.
2
姚军.
浅谈煤矿机电安装创新的意义[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8):109-109.
被引量:1
3
贺大松,刘福华,门延会.
丰田卡罗拉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台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96-200.
被引量:2
4
吴水亭,黄巍菁.
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在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2):186-187.
5
贺道中,苏振江.
冶金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训教学探究[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24(3):55-58.
被引量:1
6
孙宗玖,李培英,安沙舟,吴咏梅,宋智方.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8):242-244.
被引量:2
7
孙晓燕,隗德民,金辉,丁航.
高校工程训练项目拓展探索与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145-147.
被引量:2
8
李伟.
煤矿机电安装的创新探讨[J]
.能源与节能,2014(8):155-156.
被引量:1
9
刘翼民.
高校文科类学生工程训练教学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6,0(8):19-20.
被引量:2
10
孙宗玖,李培英,吴咏梅,宋智芳.
新疆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9):248-250.
被引量:2
1
孙方红,徐萃萍.
强化工程训练,做到“知行合一”[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2):20-20.
被引量:1
2
卜晓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9):5-6.
3
利节,向毅,陈国荣,熊茜.
物联网专业“RFID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实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7-108.
被引量:10
4
李建强,陈鹏,黄海洋,刘宏艳.
完善工程实践体系 促进工程实践回归[J]
.中国高等教育,2007(8):49-51.
被引量:12
5
孙方红,马壮,赵越超.
完善工程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134-134.
被引量:1
6
唐中一.
电气信息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8X):55-55.
7
李勇,黄炳辉,殷凯.
完善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43-145.
被引量:18
8
杨恩霞,王君.
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82-84.
被引量:4
9
潘一山.
探索三学期制运行模式 推进校企合作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3(3):57-58.
被引量:9
10
何丽,华斌,刘军.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4(2):5-9.
被引量:41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