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阿史那忠镇墓石试释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72年发现的唐阿史那忠镇墓石与其他唐墓出土的镇墓石上的文字内容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学界对于该石上的文字内容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本文利用《大汉原陵秘葬经》和《地理新书》两部传世史料对阿史那忠镇墓石上的文字做进一步地释读,进而分析阿史那忠镇墓石上所反映的丧葬习俗。
作者
周苗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文博》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阿史那忠
镇墓石
《大汉原陵秘葬经》
《地理新书》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陈瑞芳.
贞观年间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助唐开疆拓土述论[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44-47.
被引量:2
2
陈瑜,杜晓勤.
从阿史那忠墓志考骆宾王从军西域史实[J]
.文献,2008(3):29-37.
被引量:8
3
刘永连.
试析突厥丧葬风俗汉化的历程[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131-136.
被引量:9
4
赵振华.
唐阿史那感德墓志考释[J]
.史林,2004(5):82-87.
被引量:10
5
陈志谦.
阿史那忠碑志考述[J]
.文博,2002(2):70-74.
被引量:6
6
刘卫鹏.
“五石”镇墓说[J]
.文博,2001(3):24-29.
被引量:26
7
徐苹芳.
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J]
.考古,1963(2):87-106.
被引量:133
8
何宁.淮南子集释[M]中华书局,1998.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王治来.
论中亚的突厥化与伊斯兰化[J]
.西域研究,1997(4):17-27.
被引量:12
2
周晓陆,路东之,庞睿.
秦代封泥的重大发现——梦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J]
.考古与文物,1997(1):35-49.
被引量:65
3
王去非.
四神、巾子、高髻[J]
.考古,1956(5):50-54.
被引量:30
4
陈公柔.
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J]
.考古学报,1956(4):67-84.
被引量:42
5
陈建中.
成都市郊的宋墓[J]
.文物,1956(6):49-52.
被引量:6
6
王玉清,苟若愚.
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J]
.考古,1977(2):132-138.
被引量:33
7
馮文海.
山西忻县北宋墓清理簡报[J]
.文物,1958(5):49-51.
8
李征.
阿勒泰地区石人墓调查简报[J]
.文物,1962(Z2):103-108.
被引量:16
9
李遇春.
博尔塔拉自治州石人墓调查简记[J]
.文物,1962(Z2):109-111.
被引量:5
10
李子春.
唐武三思之镇墓石[J]
.人文杂志,1958(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77
1
钟名诚,唐晓雯.
从南唐二陵的文化遗存看南唐美学观[J]
.中外文论,2018(1):111-131.
被引量:1
2
朱尖.
国内学界突厥史研究述评[J]
.中国边疆学,2023(1):472-498.
3
王惠莹.
再释仙人龟鹤镜——以上海博物馆藏镜为例[J]
.形象史学,2020(2):242-258.
被引量:3
4
王古今,李翎.
论唐代灵宝五方镇墓石中的政治诉求[J]
.老子学刊,2022(1):251-269.
被引量:1
5
刘呆运,冉万里,高悦,李明.
陕西西安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唐墓(2003CXDM17)发掘简报[J]
.西部考古,2021(1):83-92.
6
齐藤茂雄,朱振宏(译).
突厥《阿史那感德墓志》译注考——唐朝羁縻统治下突厥集团的特征[J]
.唐史论丛,2022(2):109-129.
7
赵振华.
《唐阿史那进忠之也墓志》的学术价值[J]
.洛阳考古,2023(3):79-86.
8
沙琛乔.
区域差异与塔式罐用途、起源及规格的变迁[J]
.洛阳考古,2021(1).
被引量:1
9
岳玲.
辽金时期北方地区塔式罐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辽金历史与考古,2023(1):241-252.
10
袁伟.
湖南邵阳鸡笼村宋代壁画墓考古发掘报告[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142-152.
同被引文献
28
1
张伟娇.
清代固伦荣宪公主墓随葬品述略[J]
.北京文博文丛,2019(4):55-65.
被引量:1
2
王静芳.
清代满蒙联姻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41-44.
被引量:5
3
松下宪一,王庆宪.
拓跋鲜卑的都城与陵墓——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中心[J]
.草原文物,2011(1):111-120.
被引量:9
4
王玉清,苟若愚.
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J]
.考古,1977(2):132-138.
被引量:33
5
朱全升,汤池.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4(4):1-9.
被引量:147
6
张英.
吉林通榆兴隆山清代公主墓[J]
.文物,1984(11):76-84.
被引量:4
7
张建林,孙铁山,刘呆运.
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7(2):9-23.
被引量:74
8
铁玉钦.
清关雎宫宸妃墓地考[J]
.北方文物,1984(4):83-86.
被引量:1
9
黄震云.
西夏王陵鎏金铜牛石马和辽兴平公主墓葬考[J]
.东北史地,2010(5):60-63.
被引量:2
10
杨海山.
内蒙古赤峰市郊公主陵辨疑[J]
.紫禁城,1996,0(4):30-3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马晓丽,杨亚蓉.
古代墓葬与和亲文化[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5(3):69-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崔明德,崔红霞.
满蒙联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6(3):63-79.
被引量:3
2
杨晗,崔存明.
和亲政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4,32(7):72-78.
1
周苗.
唐阿史那忠镇墓石试释[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110-115.
被引量:1
2
王玉清,苟若愚.
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J]
.考古,1977(2):132-138.
被引量:33
3
宋德金.
金代买地券考述[J]
.北方文物,2017,0(1):93-101.
被引量:3
4
陈志谦.
阿史那忠碑志考述[J]
.文博,2002(2):70-74.
被引量:6
5
孙迟.
昭陵十四国君长石像考[J]
.文博,1984(2):56-63.
被引量:11
6
盛景艳.
阿史那泥孰相关问题再认识[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5(10):77-78.
7
刘银昌.
阿史那忠镇墓石的术数学解读[J]
.唐史论丛,2014(2):260-274.
被引量:2
8
赵鸣衿.
“永定陵案”的再探讨[J]
.天中学刊,2014,29(1):121-124.
被引量:1
9
河南省储备局四三一处国库唐墓出土陶俑[J]
.文物春秋,2009(3).
10
徐苹芳.
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J]
.考古,1963(2):87-106.
被引量:133
文博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