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北坝上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
2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燕山山地-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坝上地区长期以牧为主,由于人类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牧为主,间有少量的农业区;农区不断扩大,农牧区各占一半;并逐渐过渡为目前以农区为主,牧区为次。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的恶化,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演变。因此。
作者
孙建中
盛学斌
刘云霞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河北坝上地区
人类活动
生态环境变化
河北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86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32
参考文献
16
1
钮仲勋,浦汉昕.
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J]
.资源科学,1983,13(1):51-57.
被引量:13
2
张北县地方志办公室.张北县志[M].-,1992..
3
康保县地方志办公室.康保县志[M].-,1991..
4
沽源县地方志办公室.沽源县志[M].-,1992..
5
尚义县地方志办公室.尚义县志[M].-,1992..
6
丰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丰宁县志[M].-,1992..
7
围场县地方志办公室.围场县志[M].-,1992..
8
赵雪,河北坝上脆弱生态环境及整治,1997年,11页
9
赵雪,河北坝上脆弱生态环境及整治,1997年,112页
10
围场县地方志办公室,围场县志,1992年
共引文献
12
1
李辅斌.
清代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1):123-153.
被引量:4
2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1):5-14.
被引量:10
3
张宝秀.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土地开发与环境退化关系论析[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16-22.
被引量:6
4
毕宪明,许黎明.
塞罕坝林区风景资源可览性评价[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0,5(2):138-144.
5
赵珍.
清代塞外围场的资源管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5):149-154.
被引量:3
6
孙克勤.
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遗产资源整合与保护[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65-70.
被引量:2
7
张连伟.
中国古代森林变迁史研究综述[J]
.农业考古,2012(3):208-218.
被引量:12
8
关桂学,刘慧芳.
围场县森林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浅议[J]
.河北林果研究,2001,16(2):128-132.
被引量:3
9
白晓东.
河北省承德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初探[J]
.经济地理,1991,11(4):91-96.
被引量:1
10
王旸,徐康,关文彬.
基于树轮资料木兰围场初夏气温及干燥指数重建[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6):141-1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6
1
宋正海.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近现代引起的误解[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9):1-8.
被引量:16
2
王伟铭,刘金陵,周晓丹.
南京直立人洞穴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数研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5-1208.
被引量:35
3
刘鸿雁,田育红,丁登.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河北坝上地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北京沙尘天气物源的贡献[J]
.科学通报,2003,48(11):1229-1232.
被引量:30
4
王超,付芸生,毕君.
安固里淖湿地退化原因初探[J]
.河北林业科技,2005(z1):5-6.
被引量:5
5
张春来,邹学勇,董光荣,刘玉璋.
耕作土壤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及其对土壤风蚀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02,22(5):473-475.
被引量:35
6
胡春元,李玉宝,高永,杨茂.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S1):10-14.
被引量:14
7
段宏振,孙继安,张丽.
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9(7):1-7.
被引量:31
8
周安伯.
应对全球化态势下价值冲突的科学方法论[J]
.哲学研究,1999(12):24-31.
被引量:6
9
韩光辉.
清初以来围场地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3):138-139.
被引量:11
10
王爱民,樊胜岳,刘加林,缪磊磊.
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J]
.人文地理,1999,14(2):43-47.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9
1
何钢,刘鸿雁.
河北坝上地区及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化及其与风沙活动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69-675.
被引量:10
2
聂浩刚,王岷,岳乐平,李智佩,卢峰.
浅析坝上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J]
.西北地质,2004,37(3):83-90.
被引量:6
3
海春兴,周心澄,李晓佳.
河北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对风蚀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29-32.
被引量:21
4
赵烨,岳建华,徐翠华,杜春光,常艳春.
^(137)Cs示踪技术在滦河源区栗钙土风蚀速率估算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4):562-566.
被引量:13
5
尤凤春,史印山,付桂琴,安月改.
河北省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05,24(4):642-647.
被引量:13
6
鲁春霞,于格,谢高地,肖玉.
风蚀条件下人类活动对高寒草地水分保持功能影响的定量模拟[J]
.生态环境,2007,16(4):1289-1293.
被引量:6
7
张平,陈志凡,赵烨,乔捷娟,张庆,顾黎黎,徐翠华.
运用^(137)Cs示踪技术重建近30年滦河源区土壤风蚀变化过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6):635-639.
被引量:1
8
云雅如,赵烨,海春兴.
首都圈丰宁坝上段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9):11-17.
9
杜鹏飞,姜洪涛,袁小宇.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对比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9):118-122.
被引量:7
10
范俊红,郭树军,李宗涛.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分析[J]
.高原气象,2009,28(4):795-802.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32
1
宋亚新,刘军,刘宏伟,白耀楠,王玉杰.
张家口市“首都两区”建设中的水资源考量[J]
.矿产勘查,2021,12(7):1662-1669.
被引量:9
2
张喜娟.
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的有效性分析[J]
.中国林业产业,2021(8):22-23.
被引量:3
3
刘君洋,王明力,杨建军,缪成波.
基于MCM模型和137Cs的准东地区土壤侵蚀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20(5):1166-1173.
被引量:3
4
王志强,刘宝元,海春兴.
土壤厚度对天然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64-167.
被引量:34
5
陈新立.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10-120.
被引量:19
6
孙建光,李保国,卢琦.
青海共和盆地气温的时空动态及其效应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3):100-106.
被引量:9
7
陈慧,闫业超,岳书平,孟冰祥,王喜元.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175-184.
被引量:37
8
王心源,常月明,高超,陆应诚,沙俊英.
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在荒漠化发育中的作用——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塔布河流域为例[J]
.地理研究,2004,23(4):440-446.
被引量:8
9
苏培玺,赵爱芬,杜明武.
绿洲农业不同种植方式防止土壤风蚀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比较[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536-1540.
被引量:12
10
海春兴,赵烨,陈志凡,赵芳敏.
河北省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研究——以河北省丰宁县大滩乡三道河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46-147.
被引量:10
1
李志祥,田明中,武法东,孙洪艳.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价[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91-93.
被引量:28
2
李玉.
河北坝上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89-91.
被引量:9
3
李利霞,蔡娇娇,陈芙蓉.
济源市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9):186-186.
4
吴芳.
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下的思考[J]
.山东工业技术,2016(12):280-280.
5
袁金国,王卫,龙丽民.
河北坝上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139-143.
被引量:41
6
隆学文,马礼.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产业建设构想[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82-86.
被引量:8
7
南秋菊,马礼,甘超华.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建设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研究——以沽源县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S2):123-127.
被引量:6
8
刘正恩.
河北坝上生态退化现状、原因及对策措施[J]
.生态经济,2010,26(1):166-169.
被引量:12
9
孟树标,温素卿,马冬雪.
河北坝上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及其治理措施[J]
.林业资源管理,2005(5):28-32.
被引量:4
10
董谦,梁山,刘宾.
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河北坝上地区张北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10-312.
被引量:1
环境科学进展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