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景-情景体假设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情景体是依据情景的内部时间结构对情景所做的分类。情景体研究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情景体研究呈现出从单层面到多层面、从本体研究到立足于整个时间系统的发展态势。
作者
周睿丰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教师》
2011年第9期46-48,共3页
Teacher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时间结构
时间系统
本体研究
多层面
分类号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作者简介
周睿丰(1974-),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彭利贞.
论情态与情状的互动关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51-58.
被引量:11
2
Olsen,M.B.A Semantic and Pragmatic Model of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 . 1997
3
Xiao,Zhonghua,&McEnery,Anthony.A Corpus-BasedTwo-Level Model of Situation Aspect. Journal of Linguis-tics . 2004
4
Smith,S Carlota.The Parameter of aspect. . 1991
5
Comrie Bernard.Aspec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verbal aspect and related problems. . 1976
6
孙英杰.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2006.
7
Vendler Zeno.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 1967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郭锐.
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J]
.中国语文,1997(3):162-175.
被引量:199
2
邓守信.
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7-17.
被引量:43
3
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中国语文,1988,(6).
4
Leech,G.N.Meaning and the English Verb[M].London:Longman,1971.
5
Coates,Jennifer.The Semantics of the Modal Auxiliaries[M].London & Canberra:Croom Helm,1983.
6
汤廷池.助动词"会"的两种用法[A].国语语法研究论集[C].台北:学生书局,1979.1-6.
7
忻爱莉.华语情态动词的语意与句法成分之互动[A].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论文集(第一册:语文分析组)[C].台北:世界华文出版社,2000.258-279.
8
Vendler,Z.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9
Comrie,B.Aspe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10
Quirk,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共引文献
10
1
闫倩,顾珂嘉.
汉日道义情态的语用分析——以“应该”和「べきだ」为例[J]
.汉字文化,2022(22):91-93.
被引量:1
2
郑国锋.
英汉语替代对比功能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95-103.
被引量:4
3
曾俊洁.
浅议汉语句末语气词“吧”的情态意义[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101-102.
被引量:2
4
邢向东.
陕北神木话的助动词“敢”及其语法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129-135.
被引量:10
5
苏长艳.
浅论情状体对现在完成体习得的影响[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1):68-70.
6
杨黎黎,汪国胜.
“可以说”向弱断言成分发展的主观化历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141-145.
被引量:3
7
马清华.
汉语情态统辖结构的整合与变异[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1):74-84.
被引量:13
8
舒国滢.
法律上“可为”指令之语义与逻辑分析[J]
.清华法学,2022,16(5):5-28.
被引量:10
9
林娜,何云恒.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3):67-82.
被引量:2
10
陈晓烨,张蕾.
预期与概率:绍兴越城方言盖然性情态词“好”[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4(2):92-98.
1
芮文嘉.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研究——从《历史本体论》说起[J]
.才智,2012(1):167-167.
2
杨树荫.
时间随思录[J]
.浙江经济,2015(6):62-62.
3
张盾.
论存在的平凡本质[J]
.江海学刊,2002(2):11-16.
4
孙忠儒,钟雪辉.
时间结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7):235-235.
5
安希孟.
基督教纪元是怎样产生的?[J]
.世界宗教文化,1989(1):58-61.
6
贻凡.
寻求美学本体研究的新境界——“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哲学动态,1997(1):9-11.
被引量:2
7
李树峰.
摄影家大PK——本体研究的起点[J]
.中国摄影家,2009(8):1-1.
8
杨蕾.
新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2003(3):131-133.
9
王旭晓,武艳.
试论自然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自然美为何成为我国美学研究的难题谈起[J]
.晋阳学刊,2011(4):47-52.
被引量:2
10
吴国璋.
社会时间与社会发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2):71-72.
被引量:6
教师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