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苜蓿切叶蜂繁育及对苜蓿种子产量影响情况初报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一种高蛋白的豆科牧草。由于其花器的特殊性,一般的授粉昆虫,包括家蜂都难以打开苜蓿的花器,很难起到传粉作用,致使靠异花授粉的苜蓿种子产量低、品质差。在本世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现苜蓿切叶蜂(Megachi...
作者
臧福君
曾宪波
陆占忠
滕兴军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局
出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0-21,共2页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关键词
苜蓿切叶蜂
繁育
种子
增产率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123
1
李建平,李茂海,杨桂华,曲文莉,毕良臣.
大豆不育系传粉昆虫及传粉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4-6.
被引量:26
2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
苜蓿切叶蜂繁殖过程中病害及防治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11-13.
被引量:4
3
贺晓,李青丰,索全义.
旱作条件下施肥对老芒麦和冰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I-氮、磷、钾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S1):79-83.
被引量:27
4
郭树栋,徐有学,赵殿智,严红梅,俄日措.
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J]
.青海草业,2003,12(4):6-8.
被引量:8
5
王玺.
用苜蓿切叶蜂授粉增产的技术要点[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7,0(11):7-7.
被引量:1
6
季平.
苜蓿南移武汉地区的试验研究[J]
.牧草与饲料,1989(3):3-6.
被引量:1
7
刘晨曦,秦玉川,陈红印,宋敦伦.
苜蓿切叶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昆虫知识,2004,41(6):519-522.
被引量:9
8
刘昭明,闫文平.
苜蓿切叶蜂及其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49-51.
被引量:7
9
格明汗.贺孜尔,李国金.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中菟丝子综合防治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5(1):39-39.
被引量:2
10
张春华,汤胜民,李新贵,金鸣勤.
肇东苜蓿结实数量性状与温度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9):24-2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刘晨曦,秦玉川,陈红印,宋敦伦.
苜蓿切叶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昆虫知识,2004,41(6):519-522.
被引量:9
2
李建平,杨桂华,李茂海,曲文丽,毕良臣,侯云龙.
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9-11.
被引量:7
3
王志锋,徐安凯,杨允菲.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J]
.草业科学,2007,24(7):43-50.
被引量:28
4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丽.
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2):36-39.
被引量:4
5
徐希莲,陈强,王凤贺,杨甫.
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与发展前景[J]
.北方园艺,2010(7):201-203.
被引量:10
6
毛培胜,侯龙鱼,王明亚.
中国北方牧草种子生产的限制因素和关键技术[J]
.科学通报,2016,61(2):250-260.
被引量:46
7
刘胜男,石凤翎,王占文,乔雨,徐舶,钱亚斯,闫伟,丁洋.
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切叶蜂辅助授粉效果的比较[J]
.中国草地学报,2017,39(4):49-53.
被引量:7
8
苏佳,包芳,王桂萍,宋忠兴,唐志书,魏玉杰,宋莹莹,杨佳乐,臧广鹏,谭瑶,于毅.
地熊蜂和意大利蜜蜂对甘草的访花行为及授粉效果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25):118-126.
9
张磊,戴瓯和,李杰坤,黄志平.
苜蓿切叶蜂在杂交大豆育种上的应用[J]
.大豆通报,2003(4):10-1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田雨,赵晓晨,张红香.
渗透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抗旱性的影响——基于水势模型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20,39(2):684-689.
被引量:7
2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
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在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上的差异[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22-26.
3
张磊,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戴瓯和.
M型杂交大豆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3):27-30.
被引量:3
4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M型杂交大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75-777.
5
李建平,杨桂华,李茂海,曲文丽,毕良臣,侯云龙.
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9-11.
被引量:7
6
杨桂华,李建平,李茂海,曲文利,毕良臣.
熊蜂和苜蓿切叶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效果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21-22.
被引量:10
7
蒙艳华,徐环李,陈轩,蔡青年.
塔落岩黄芪主要传粉蜂的传粉效率研究[J]
.生物多样性,2007,15(6):633-638.
被引量:17
8
师文贵,李志勇,钱永忠,李鸿雁,李兴酉.
豆科牧草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的制定[J]
.草业科学,2007,24(12):40-43.
被引量:2
9
王凤鹤,袁宝玲,耿金虎,徐希莲,杨甫.
田间设巢诱捕切叶蜂试验[J]
.蜜蜂杂志,2007,27(12):3-5.
被引量:1
10
李茂海,李建平,杨桂华,刘金文,侯云龙,曲文丽.
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2):36-39.
被引量:4
1
李茂海,李建平,丛斌,杨桂华.
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3):12-14.
被引量:1
2
臧福君,曾宪波,陆占忠,滕兴军.
苜蓿切叶蜂繁育及对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J]
.当代畜禽养殖业,1999(7):33-33.
3
张士奇,王金城,张洪明,嵇正宜.
淮北地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43-43.
4
臧福君,曾宪波,陆占忠,滕兴军.
苜蓿切叶蜂繁育及对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初报[J]
.中国畜牧杂志,2000,36(6):39-39.
被引量:2
5
李少南.
授粉季节的气候因素对苜蓿切叶蜂二代发生率的影响[J]
.昆虫知识,1994,31(1):38-40.
被引量:3
6
张娟,张喜琦,许士明,丁方军.
我国烟草钾素营养的研究现状及探讨[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8):79-82.
被引量:13
7
马琪,马国良.
苜蓿蚜发生为害对蚕豆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1997(2):29-31.
被引量:2
8
杜慧勇,李鹏涛,李民,刘建新,王站成,徐斌.
壁面振动致气缸套空蚀现象模拟[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34(12):1065-1069.
被引量:6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