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豆秆黑潜蝇偏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乐至县套作大豆田豆秆黑潜蝇发生偏重,引起大量死苗,部分田块损失较重。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豆秆黑潜蝇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作者
童守远
王亮
陈志远
王碧蓉
机构地区
四川省乐至县植保植检站
四川省乐至县童家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植物医生》
2011年第2期8-9,共2页
Plant Doctor
关键词
大豆
豆秆黑潜蝇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435.65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张明荣,吴海英,于晓波,梁建秋,冯军.
四川大豆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8):44-44.
被引量:3
2
陈小林,杨文钰,王晶晶.
多雨年份套作大豆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栽培管理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2010(9):26-27.
被引量:1
3
唐茂斌,邓卫民,陈波,黄岗.
乐至县推广“麦∥玉∥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的做法与成效[J]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10):8-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
1
王亮,陈志远.
乐至县套作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12,25(6):23-24.
被引量:1
2
顿国强,陈海涛,李昂,冯夷宁,侯守印,纪文义.
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的微型大豆割晒机设计与试验[J]
.大豆科学,2016,35(1):142-147.
被引量:2
3
李勇.
丘区旱地新三熟种植技术[J]
.南方农业,2017,11(6):12-12.
4
冯霞.
耐旱耐瘠耐密玉米品种同玉609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24(7):22-25.
5
刘保卫,高祺,朱冠雄,饶泉钦,高凤菊,陈立娟.
禹城市豆秆黑潜蝇发生及防治措施[J]
.大豆科技,2025(2):41-44.
同被引文献
19
1
许艳丽,王光华,韩晓增.
连、轮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与大豆根部病虫害关系的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11(4):311-314.
被引量:39
2
苗保河,朱道民,朱长进.
黄淮夏大豆品种资源抗豆秆黑潜蝇特性鉴定与抗性机制的研究[J]
.大豆通报,1996(6):11-12.
被引量:2
3
杨振廷,张富才.
河南省平顶山市豆秆黑潜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建议[J]
.大豆通报,2007(2):18-20.
被引量:2
4
陈立杰,朱艳,刘彬,段玉玺.
连作和轮作对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数量及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4):347-352.
被引量:30
5
郑桂萍,李国兰,张红艳,王晶英.
连作大豆根冠比增大原因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7,17(5):17-19.
被引量:6
6
张明荣,吴海英,于晓波,梁建秋,冯军.
四川大豆重发生病虫害根腐病、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技术[J]
.大豆科技,2010(4):56-57.
被引量:3
7
张明荣,吴海英,于晓波,梁建秋,冯军.
四川大豆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0(8):44-44.
被引量:3
8
唐茂斌,邓卫民,陈波,黄岗.
乐至县推广“麦∥玉∥豆”旱地新三熟种植模式的做法与成效[J]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10):8-9.
被引量:5
9
惠军涛,杨非,徐平印,王德田.
豆杆黑潜蝇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126-126.
被引量:2
10
汪兴鉴,陈小琳.
世界13种黑潜蝇害虫名录及分类鉴定[J]
.植物检疫,2001,15(4):201-20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亮,陈志远.
乐至县套作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12,25(6):23-24.
被引量:1
2
刘保卫,高祺,朱冠雄,饶泉钦,高凤菊,陈立娟.
禹城市豆秆黑潜蝇发生及防治措施[J]
.大豆科技,2025(2):41-4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向运佳,符慧娟,李其勇,李星月,倪建英,周小刚,李洪浩,张鸿.
四川丘陵区旱作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规律[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38(4):46-53.
被引量:8
1
喻幸香,李建荣,石万成,刘旭,李兴佐,朱显礼.
花生蛴螬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2):171-174.
被引量:2
2
王亮,陈志远.
乐至县套作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12,25(6):23-24.
被引量:1
3
陈万高.
试探乐至县种植双季稻的生命力[J]
.内江科技,1993(1):42-44.
4
李昌炽,王志勇.
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维修方法[J]
.植物医生,2012,25(6):51-52.
被引量:1
5
邹学金.
乐至县麦瓜玉苕四熟高效农业模式探讨[J]
.内江科技,1993(2):53-53.
6
倪天相.
乐至县花生高产制约因素及技术措施[J]
.四川农业科技,1995(1):16-16.
7
邓海燕.
乐至县广泛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活动[J]
.中国水土保持,2013(5):76-76.
8
刘晓鹰.
川中乐至县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J]
.自然资源,1989(3):29-34.
被引量:1
9
周仁才,刘志明.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
.四川农业科技,2011(5):42-43.
10
谢祖国.
乐至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J]
.四川水利,2001,22(5):35-36.
植物医生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