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冶金传输原理教学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冶金传输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难教难学。教学系统具有自组织特性。通过分析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的自组织特性,阐述了应用自组织理论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存在涨落特征,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系统向和谐、高级的方向发展。
作者
成泽伟
程树森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China Metallur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冶金传输原理
自组织理论
大学教学
分类号
TF01-4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1
林万明,王皓,陈津.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学之友(下),2006(7):75-76.
被引量:8
2
王超,袁守谦,杨双平,鲁路.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4):42-43.
被引量:15
3
朱光俊,杨艳华,曾红.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8):133-135.
被引量:10
4
吴彤.自组织方法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
梁继峰,吕莉媛.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7):122-124.
被引量:15
6
郭畅.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自组织理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12):130-131.
被引量:6
7
汤学俊.
教学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及其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5):30-32.
被引量:6
8
刘福基.
试析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与自组织教学[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51-54.
被引量:5
9
华建社,赵西成,王明军.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70-72.
被引量:15
10
郑雪梅,李钢.
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14-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邵乃旭.
课程自组织特性的探究及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94-95.
被引量:1
2
赵忠德.
英语教学耗散结构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22-25.
被引量:7
3
龙毓.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5):46-47.
被引量:37
4
吕彦力,陶文铨.
关于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思考[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3-26.
被引量:9
5
贺争平.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92-194.
被引量:2
6
华建社,赵西成,王明军.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70-72.
被引量:15
7
冷波.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设计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6(35):83-84.
被引量:10
8
张强,宋伦.
系统自组织观[J]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7-9.
被引量:9
9
王三义,谢铁山.
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要素分析[J]
.中州学刊,2007(2):58-60.
被引量:3
10
[22][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40.
共引文献
71
1
蔡伟.
自组织理论下微积分课程教学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2):69-74.
2
尧军平.
传热学教学过程中的自组织理论[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117-123.
被引量:3
3
晏慧娟,潘海珍,胡勇.
冶金专业课程的多媒体教学(CAI)探讨[J]
.福建电脑,2007,23(12):210-210.
被引量:3
4
朱光俊,杨艳华,曾红.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8):133-135.
被引量:10
5
王超,袁守谦,杨双平,鲁路.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4):42-43.
被引量:15
6
高翔,张伟平.
自组织方法论与课堂教学研究[J]
.教育探索,2009(9):131-132.
被引量:7
7
金永丽,李保卫,赵增武,罗果萍.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5):36-37.
被引量:8
8
岳广军,陈伟,杨晓蒙,徐明霞.
浅析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163-164.
被引量:10
9
张艳琴.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J]
.职业技术,2010(4):7-8.
被引量:1
10
张治国,罗建华.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3):72-7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8
1
阴继翔.
比拟法在《传热学》教学中的作用[J]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19(3):64-66.
被引量:13
2
张胤.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1999,4(4):25-26.
被引量:6
3
钱伟长.
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J]
.上海教育,2007(08A):67-69.
被引量:6
4
A.D.亚历山大洛夫.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M].孙小礼,赵孟养,裘光明,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8-69.
5
王铁红.
普通逻辑教学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12):76-77.
被引量:1
6
孙存昌,母小勇.
“自组织”视角下的高校课程特性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6):108-110.
被引量:5
7
赵忠超,周根明,陈育平.
“传热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38-39.
被引量:15
8
朱光俊,杨艳华,曾红.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8):133-135.
被引量:10
9
郭畅.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自组织理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6(12):130-131.
被引量:6
10
何宏舟,郑捷庆,邹峥,李晖,刘建华.
提高“传热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3):73-7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尧军平.
传热学教学过程中的自组织理论[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117-123.
被引量:3
2
郁青春,施哲,徐宝强,马文会,朱道飞,翟大成,杨斌.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与“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12,17(2):23-25.
被引量:7
3
何飞.
关于提高《冶金传输原理》课程学习兴趣的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学刊,2016,2(3):70-71.
被引量:7
4
吴铿,折媛,徐大安,杜瑞岭.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概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16,21(6):50-53.
被引量:8
5
郭文涛,赵增武,刘香君,金永丽,安卓卿.
科研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
.中国冶金教育,2020,25(2):34-36.
被引量:7
6
陈超,林万明.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思政融入方式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2023,11(11):3488-34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丁增辉.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体育视野,2022(1):57-59.
2
何飞.
关于提高《冶金传输原理》课程学习兴趣的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学刊,2016,2(3):70-71.
被引量:7
3
左海滨.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改革与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0):87-89.
被引量:6
4
阮飞,马婕,徐鹏飞,王波.
理想流体流动方程推导专题教学方法探讨[J]
.包钢科技,2017,43(6):93-98.
被引量:3
5
胡宇杰.
“课题—研讨—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冶金传输原理课程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5):179-179.
被引量:2
6
吴铿,折媛,徐大安,杜瑞岭.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概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16,21(6):50-53.
被引量:8
7
李昕光,裴玉龙,张文会,阎春利.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冶金教育,2019,24(3):1-3.
被引量:6
8
朱光俊,杨艳华,许文林,曾红,何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19,0(4):42-44.
被引量:11
9
郭文涛,赵增武,刘香君,金永丽,安卓卿.
科研在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
.中国冶金教育,2020,25(2):34-36.
被引量:7
10
李九霄,李方杰,杨冬野,龚红英.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科技风,2020(33):30-31.
被引量:3
1
张胤.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1999,4(4):25-26.
被引量:6
2
幺玉林,王晓东,刘淑梅.
唐钢原料场PLC控制系统改造综述[J]
.天津冶金,2001(S2):92-94.
3
郁青春,施哲,徐宝强,马文会,朱道飞,翟大成,杨斌.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与“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12,17(2):23-25.
被引量:7
4
林万明,王皓,陈津.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学之友(下),2006(7):75-76.
被引量:8
5
季明余.
探究法在“电解原理”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
.化学教学,2005(4):36-38.
被引量:1
6
晨曦.
乐为高等教育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的阎照武教授[J]
.今日科苑,2011(18):22-22.
7
孙公钢,王,琦.
新形势下锅炉原理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
.科学时代,2013(9).
8
王超,袁守谦,杨双平,鲁路.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4):42-43.
被引量:15
9
靳长清,许岗,李建平.
科学研究范式的教学模式的构建[J]
.科学中国人,2016(6Z):279-280.
10
金永丽,李保卫,赵增武,罗果萍.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9,14(5):36-37.
被引量:8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