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旅游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体制和机制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投融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等三大战略支撑系统。建立投融资体系可以帮助景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可以为景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改革和创新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扫除景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作者
胡东宁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29,共2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旅游循环经济
投融资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制度创新体系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邓燕萍.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J]
.求实,2008(9):39-41.
被引量:10
2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
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36-42.
被引量:20
3
肖平,明庆忠.
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转变的经济维[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3):36-42.
被引量:3
4
谢旭人.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J]
.节能与环保,2003(3):4-6.
被引量:21
5
唐琪虎,朱国伟.
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6):128-130.
被引量:10
6
明庆忠,陈英.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
.旅游研究,2009,1(1):32-38.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06
1
吴光玲.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25-126.
被引量:6
2
梅燕.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新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S2):138-139.
被引量:7
3
杨美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专业化旅游生态城市建设——以张家界为例[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0(1):24-28.
被引量:5
4
邓念梅,魏卫.
试论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J]
.青海社会科学,2005(1):37-39.
被引量:33
5
柯春英,张祖妍,姜波.
关于大中型宾馆饭店清洁生产的思考[J]
.北方环境,2001(4):21-22.
被引量:4
6
李顺才,邵凤英.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30-32.
被引量:11
7
邹统钎.
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64-69.
被引量:65
8
王大悟.
科学发展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
.旅游科学,2005,19(1):1-5.
被引量:16
9
傅沂.
产业生态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
.生态经济,2004,20(11):76-80.
被引量:11
10
郑度.
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1-6.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69
1
陆晓清,罗仕伟,黄红星.
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8-99.
被引量:3
2
明庆忠,陈英.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
.旅游研究,2009,1(1):32-38.
被引量:16
3
邱立新,周田君.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55-59.
被引量:1
4
佟丹.
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1):24-25.
5
张贡生.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及其中国的选择[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36-41.
被引量:4
6
吴未,黄贤金,林炳耀.
什么是循环经济[J]
.生产力研究,2005(4):13-15.
被引量:25
7
郭彬,张世英,郭焱,冷永刚.
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22-25.
被引量:10
8
翼康平.
青海盐湖资源开发应发展循环经济型生产模式[J]
.盐湖研究,2005,13(2):20-24.
被引量:5
9
逯宝峰.
循环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战略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B08):94-95.
被引量:5
10
刘艳红,逯宝峰,石莹.
中国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60-6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53
1
明庆忠,陈英.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
.旅游研究,2009,1(1):32-38.
被引量:16
2
杨颖,孟丽.
关于发展玉溪市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7):66-70.
被引量:1
3
张震.
循环经济视角下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陕南为例[J]
.经济视角(中),2012(4):1-2.
被引量:1
4
赖存理,李景阳,韩国良,李亚非.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科学.经济.社会,1987,5(1):13-19.
被引量:1
5
麻红晓,杨永丰.
景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大家,2012(5):338-338.
被引量:1
6
钟书华.
国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框架构想[J]
.中国科技论坛,2004(5):32-35.
被引量:28
7
邹统钎.
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1):64-69.
被引量:65
8
陈晓华.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52-54.
被引量:3
9
陈小春.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100-100.
被引量:9
10
高丽敏,陈兴鹏,拓学森.
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89-93.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5
1
甲任.
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5):44-46.
被引量:1
2
龙银成.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因素探折[J]
.文学教育(中),2012(7):38-39.
3
杨黎艳,李海涛.
安阳建设殷商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6):181-182.
被引量:1
4
张学梅,廖涛.
旅游循环经济的国内研究述评[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8):886-888.
被引量:3
5
赵树迪,张琪,周显信.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的支撑体系建设[J]
.阅江学刊,2015,7(3):53-5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杨文俊.
基于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7(2):59-60.
被引量:1
2
邓辉,王健.
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软件和CNKI数据库[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3):20-26.
被引量:2
3
陈水映,张艳.
建设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思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9):43-47.
4
于小兵,曹杰,王旭明,蔡玫.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台风灾害应急策略研究[J]
.管理评论,2018,30(2):222-230.
被引量:23
5
郁琦,裘亦书.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休闲农业专业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0):279-282.
被引量:1
6
张金军,李松,汪剑云,韩建英,赵小龙,张小虎,温心成.
火神山医院快速建造模式下资源组织实践[J]
.施工技术,2020,49(12):38-42.
被引量:3
7
韩静,李觅,李翠翠.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江苏商论,2024(10):53-59.
8
王水荃.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的支撑体系建设[J]
.科技经济导刊,2017(7).
1
汪立昕.
《产品质量法》之“辩”[J]
.质量与标准化,2014(8):33-34.
2
发挥航运中心优势建设自由贸易港区[J]
.中国港口,2017,0(4):63-64.
3
王平,顾昌祺,陈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B06):121-124.
被引量:4
4
周卫东.
立足“四个体系” 推动无线电管理再上台阶[J]
.上海信息化,2013(5):10-12.
5
周宏春.
循环经济: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J]
.新经济导刊,2002(14):70-73.
被引量:33
6
山东将建设八大质检中心促进鲁牌成名牌[J]
.山东建设,2005(23):23-23.
7
林薇,刘文剑.
提升质量服务能力夯实技术支撑体系[J]
.认证技术,2011(10):64-65.
8
沈宏霞.
科技开发必须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J]
.航空科学技术,1996(1):39-40.
9
广西通过科技创新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J]
.硅谷,2014,7(1).
10
侯勤,陶海滨.
休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究[J]
.中国乡镇企业,2013(3):41-43.
商业时代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