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调适指导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性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发病率在33%~35%,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抚育婴儿过程中,身体和情感体验非常强烈,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
作者
史维荣
机构地区
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
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2期208-209,共2页
Shanxi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心理调适
患者
抑郁综合征
产后恢复
情感体验
心理方面
身心健康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作者简介
史维荣,女,1969年9月生,主管护师,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03002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刘翠红,关凤枝,杨文霞.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90.
被引量:23
2
徐风森,刘建新,张淑萍,李娟,苏芹.
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4-726.
被引量:39
3
范丽娟.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1426-1427.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聪聪 陈钟舜.围产期临床与父亲的作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87,14(5):303-303.
2
王金道 刘勇 等.临床疾病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8.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10-12
4
杨丽达,季益富,张刚,陈玲.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心理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8-299.
被引量:45
5
陈起燕,张荣莲,李艳华,陈爱珍.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38-141.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93
1
温丽娟.
产后抑郁的心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1):29-30.
2
郑睿敏,王临虹.
我国妇女孕产期抑郁状况与防治[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0,1(2):95-99.
被引量:4
3
王素平,王伟媚.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7).
被引量:9
4
谢日华,何国平.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6,21(6):1-3.
被引量:13
5
付晓影,关宝帅,于晓红.
产后抑郁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2-3813.
被引量:19
6
纪延庆,卞书春.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产褥期抑郁症的运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98-99.
被引量:3
7
吕军,赵瑞,施慎逊,汤月芬,伍蓉,崔欣,王琼,周英凤,刘蕊,白鸽,郝模.
我国产后抑郁研究现状分析[J]
.医学与哲学(B),2009,30(4):55-57.
被引量:13
8
吕军,赵瑞,施慎逊,汤月芬,伍蓉,崔欣,王琼,周英凤,刘蕊,白鸽,郝模.
产后抑郁预防干预方法现状分析[J]
.医学与哲学(B),2009,30(4):61-62.
被引量:3
9
傅月珍.
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09,8(6):463-465.
被引量:31
10
宋亦平,胡君霞.
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6):159-15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0
1
杨凤娟.
产后抑郁症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34-135.
被引量:10
2
刘兰英,王佩蓉,顾成宇,金卫东,冯斌,陈炯.
柴胡疏肝散合并文拉法辛对抑郁症肝郁气滞型的随机对照研究[J]
.浙江医学教育,2012,11(5):51-53.
被引量:7
3
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张宏耕,郑林,李晓照.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J]
.中医杂志,2005,46(1):47-49.
被引量:72
4
金燕志,彭涛,王联,张青.
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7-288.
被引量:152
5
崔才三,隋京美,韩丹青.
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4):319-321.
被引量:133
6
谢日华,雷俊,廖顺平.
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284-1286.
被引量:38
7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31-56.
9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4.
10
Bauer M , BschorT, Pfenning A, et al. World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WFSBP)guidelines for bio- logical treatment of un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J].World J Biol Psychiatry, 2007 , 8(2) : 67-104.
引证文献
2
1
张梅,张丽霞.
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四川精神卫生,2011,24(4):238-239.
被引量:8
2
朱羞阳,叶苗,杨栋,黄炜.
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12-3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胡春丽.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84-85.
被引量:18
2
王京力,曹宏波.
文拉法辛用于产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83-83.
被引量:1
3
朱羞阳,叶苗,杨栋,黄炜.
文拉法辛联合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4):312-314.
被引量:3
4
陈胜会.
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34-135.
5
阿不来提·买买提明,艾迪拜·木合买提,阿布都热扎克·木塔力甫,艾热提·阿皮孜,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克里木.
文拉法辛联合伐地那非治疗早泄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28(12):54-56.
6
陈龙涛,许律琴,谭常赞,朱建忠,范鲁,娄元菊,宋西俊,黄秋明.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3):44-45.
被引量:9
7
李丹丹,罗振海,赵黎明.
心理治疗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评估报道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210-211.
被引量:3
8
李霞,谭洪华.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12):31-32.
被引量:6
9
孙文玉.
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探讨[J]
.中外医疗,2021,40(4):52-54.
被引量:2
10
杨宏.
舍曲林联合文拉法辛对产后抑郁患者5-HT、E_(2)、P水平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91-94.
被引量:4
1
樊玉娥.
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及辨证施护[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0):106-106.
2
邵荣,王庆广,赵敏,刘定华,周刚.
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症99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42):94-95.
被引量:1
3
姚惠凤.
阿米替林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73-74.
被引量:3
4
吕慧敏,裴君华,刘艳梅,张洪涛,牛鸿志.
内科医生容易忽略的抑郁综合征[J]
.中国实验诊断学,1999,3(4):179-180.
5
张盛,杨盛力.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及预防[J]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4,0(7):49-49.
被引量:2
6
谭斌,彭祖贵,单友荷.
肝豆状核变性表现为抑郁综合征1例[J]
.华西医学,1994,9(1):15-16.
7
刘菊香.
老年抑郁症的康复护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5):472-473.
被引量:9
8
陈继英.
重视产后抑郁症[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8):21-21.
9
朱敏.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与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129-129.
被引量:1
10
汪作为,方贻儒,张少平.
精神分裂症抑郁研究进展[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88-89.
被引量:12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