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发表了一系列作品,“非虚构”这一新的文体也开始为文学界所瞩目,此后伴随着《人民文学》“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人民大地”写作计划的公开招募,“非虚构”更是成为了文学界的一个焦点。
作者
李云雷
机构地区
<文艺理论与批评>编辑部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可能性
虚构
世界
2010年
写作计划
文学界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1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2
1
留言[J]
.人民文学,2005(10):1-1.
被引量:1
2
卡波特·杜鲁门.《冷血》,夏杪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1月第2版.
同被引文献
161
1
张素珍.
纪实小说: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3):154-158.
被引量:6
2
李浩.
将军的部队[J]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12):139-143.
被引量:1
3
胡冬林.
青羊消息[J]
.人民文学,2001(6):100-109.
被引量:1
4
王安忆.
虚构与非虚构[J]
.天涯,2007(5):51-63.
被引量:13
5
马秋枫.
传播中女性话语的文化阐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3):11-14.
被引量:9
6
陈晓明.
“历史终结”之后:九十年代文学虚构的危机[J]
.文学评论,1999(5):36-47.
被引量:49
7
於可训.
在经典与现代之间──论近期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J]
.江汉论坛,1998(7):63-68.
被引量:9
8
彭在钦.
客观中的非客观性——论新纪实在新写实中的嬗变[J]
.求索,1999(3):115-118.
被引量:1
9
彭在钦.
纪实中的非纪实性——论新纪实小说在报告文学中的衍生[J]
.求索,1998(1):92-96.
被引量:2
10
袁兵.
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1986(4):282-28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4
1
林淑玉.
“散文运动”与新世纪散文跨文体写作现象的生成[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2):270-280.
被引量:1
2
卢永和.
“非虚构”与文学观的转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72-75.
被引量:10
3
黄忠顺.
不可虚构原则与叙述方式——从叙述学视域看报告文学文体的基本规定性[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3):22-26.
被引量:1
4
袁昊.
“锋刃上的幽光”——论蒋蓝历史散文写作[J]
.阿来研究,2017(1):91-100.
5
潘延.
试论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40-46.
6
杨磊.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阐释机制:从非虚构到虚构[J]
.扬子江(评论),2014(5):87-91.
被引量:2
7
张丽军,常思佳.
70后作家:如何成为文学“中坚代”[J]
.小说评论,2015(1):150-158.
被引量:3
8
陈宾阳.
非虚构写作中的底层与民族——以梁鸿、阿来等非虚构作品为例[J]
.人间,2016,0(3):11-12.
9
李琪珉.
论金宇澄《回望》的叙述视角[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3):110-115.
10
宋学清.
“非虚构写作”:重构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力量[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34(4):102-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周宝东.
世界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从美国到中国[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2):359-367.
2
龙其林.
城市生活、红色记忆与历史面影及其他——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作品鉴赏札记[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3):62-66.
3
赵国月,高晓仙.
文本类型视角下的非虚构文学翻译译者行为研究[J]
.语言教育,2020(1):60-64.
被引量:5
4
韩望.
《以斯帖记》中的反讽手法运用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7):18-20.
5
刘本利.
从《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本看戏剧翻译的语言特点[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1):55-57.
被引量:1
6
马双子.
21世纪中国“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原因探究[J]
.文化学刊,2021(2):94-97.
7
张雪华.
特殊生古诗学习的重要性[J]
.汉字文化,2020(7):101-102.
8
戴瑶瑶.
《朝花夕拾》中的教师形象分析及启示[J]
.汉字文化,2020(6):85-86.
9
李帆.
承认在特殊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
.汉字文化,2020(4):104-105.
10
张雪华.
特殊生古诗教学难点分析[J]
.汉字文化,2020(4):92-93.
1
李汝佳,陈小碧.
“非虚构写作”之《梁庄》对文学界的启示[J]
.写作,2015,0(8):32-35.
2
赵树义.
文学的可能性[J]
.安徽文学,2016,0(2):100-100.
3
黄晋卿,王祥夫.
现实关怀与文学的可能性[J]
.湖南文学,2011,0(1X):37-39.
被引量:1
4
陈志红.
文学的可能性[J]
.作品,2004(10).
5
吴义勤.
“新媒体”与文学的可能性[J]
.作品,2010(10):1-1.
6
陈建功.
四合院的悲戚与文学的可能性[J]
.中国政协,2004(2):76-79.
被引量:1
7
葛红兵.
后先锋时代文学的可能性[J]
.青年文学,1999,0(3):93-96.
被引量:1
8
熊燕飞.
两寸象牙上的辉煌——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小题材创作[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8,5(2):82-85.
9
赵瑜.
《拆楼记》小札[J]
.书城,2012(11):71-72.
被引量:2
10
朱瑜.
十月文艺社重磅推出张翎长篇小说《金山》 揭秘百年华人海外奋斗史[J]
.出版营销,2009(12):91-91.
文艺争鸣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